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政治上体现为分封制②周王的嫡长子与分封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君臣关系③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与团结④保证了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            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①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②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

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④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中最深远的影响是

A.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爵位世袭制

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④三公九卿和郡县的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采取的一些措施包含了封建化的色彩,具体表现在

①继续坚持武力征服    ②提倡农耕,发展农业生产

③任用汉人汉制        ④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反映唐朝当时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武将专权是古代历史上威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个严重问题。北宋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措施是

A.将统领军队之权与调兵之权分离             B.建立府兵制,避免将帅拥兵自重

C.采取募兵制,明确兵将的隶属关系           D.设都指挥使司管理地方军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強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机构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①唐朝门下省   ②元朝御史台   ③明朝提刑按察使司    ④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都之间逐步建立的机构是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  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③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希腊文明勃兴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大河流域              B.大陆             

C.重叠的山峦与海洋      D.中国文化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代表由各部落选举产生          

C.五百人会议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和召集公民大会 

D.外邦人在雅典可获得平等的公民权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伯利克理在《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讲话》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公民法           

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D.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上帝万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罗马法由“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主要反映了罗马 

A.由共和国到帝国          B.版图的不断扩大       

C.对人权的认识提高        D.法律体系趋于完善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伽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作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

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梭伦采取的第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就是颁布《解负令》,《解负令》的颁布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A.奴隶对人身自由和权利要求的反映     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C.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D.工商业奴隶主对奴隶的需求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经济改革之后,梭伦开始对雅典政治进行改革,把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那么他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

A.按公民的贵族等级划分              B.按公民的平民身份划分      

C.按公民的官职高低划分              D.按公民财产多寡划分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推广县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D.恢复和发展经济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统一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源是

A.皇室开支巨大                       B.土地兼并严重

C.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宋辽、宋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其原因是

①天主教会不断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争夺势力  ②天主教会的教义教规全面影响着欧洲的社会生活③天主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  ④天主教会控制了三分之一的欧洲土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教皇派特使在德国兜售赎罪券         B.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

C.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           D.天主教会阻碍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宗教文化革命       B.反对天主教会垄断宗教事务的斗争

C.西欧封建主集团夺取宗教权力的斗争   D.关于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的变革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回答问题。(8分)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回答问题。(12分)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那两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2分)

 

2.材料一中的“坏井田,开阡陌”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3.材料二实际上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4分)

 

4.试分析说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次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通鉴长编》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日知录》

请回答:(10分)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双方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主张和理由是什么?(3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之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5分)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和区别?(2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10分)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3分)

 

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请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2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