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描述:“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 若给这一章回加题目,应为

A.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B.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C.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D.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有“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政治”的制度。该制度始于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至今仍是西方精神文明的家园,从人类政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看,他们为人类的社会进步提供了

A. 人文主义和中央集权        B. 商业文明和冒险精神   

C. 哲学思辩和逻辑推理        D. 民主政治和法制保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789年到1875年近一百年的曲折奋斗历程使法国最终确立了

A.君主立宪政体     B.三权分立共和制政体      C.议会共和制政体      D.现代专制政体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 1890年,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B.典型的君主专制 

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经日本赴香港时,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康有为之所以发出“千古伤心是马关” 的伤感是因为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在于

A.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阻滞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 倾述了人民被迫流浪的苦难,激发了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此歌曲出自

A.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召开的会议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符的是

A.中共二大——国共实行党内合作       B.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

C.中共八大——开展“文化大革命”     D.中共十四大——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                       B.《景德镇与青花瓷的兴起》

C.《坊墙倒塌以后》                       D.《十大商帮的形成》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敦发明汽船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到伦敦水晶宫。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 在这次“炫奇会”上,人们能够看到

A.电话             B.蒸汽机               C.汽车                D.电灯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当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往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最重要的空间。那么其中工厂对人身体的规训应该最早起源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指出:“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急速地影响了殖民地地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全面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

A.货币经济是不同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新型经济       

B.欧洲货币经济的入侵改变了殖民地农业社会状貌

C.货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  

D.自然经济的解体会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世纪中期的泽西城(美国),曾有过令人自豪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没人关心环境”,“烟囱冒烟就意味着城市发展”,火车、汽车昼夜呼啸,河水散发恶臭……这里“黄金时代”指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B.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列宁说,“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 ‘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这种“改良主义的”行动方式与以邓小平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①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界       ②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

③都允许私人办企业                         ④都只发展国有企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关系的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你认为哪一方同学观点更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只有先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乙方:从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A.甲方        B.乙方          C.甲乙方都符合        D.甲乙方都不符合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右图为中国某一时期宣传画(图中文字为: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主张“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国际关系条约是

A.《巴黎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非战公约》        D.《九国公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马克思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由小市场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即由民族市场走向世界市场经济的过程,类似今天的全球化。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大市场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79年改革开放    D.2001年加入WTO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以下三幅标志图片所代表的企业,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

C.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D.城市居民饮食消费崇尚国外品牌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论语》“马厩失火,问人,不问马”反映了孔子

A.“苛政猛于虎”的思想                     B.“仁者爱人”的思想

C.“政在得民”的思想                       D.“为仕由已”的思想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辞海》中解释一位名人的内容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在政治上属于旧党。”据此可推断此人是

A.苏轼        B.张择端        C.蔡襄      D.郑板桥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都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                  B.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文化

C.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任用        D.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这说明他认同观点是

A.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款夷”        D.倡科学,“打倒孔家店”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A.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B.炼钢技术的突破

C.石油的广泛运用                       D.蒸汽机技术的进步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爆炸 ,爱因斯坦认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是建议罗斯福研制核武器,并不无遗憾地说:“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这说明爱因斯坦

A.认为自己应该另选其他职业            B.坚决反对核战争

C.真正知道了核爆炸的危害              D.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冲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元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儿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至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4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10分)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3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15分)

材料一:

1、传统国际法认为,以战争做为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是合法的,国家有诉诸战争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即所谓的“诉诸战争权”。

2.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许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材料二

1.在国联成立以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大家都认为每个国家都是判断自身行动的唯一和最高裁判,因为国家再不服从任何更高的权力,对于其他国家的批评或质问,国家都有权利表示愤慨。

2.国联是人们为组织一个世界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采取的第一个有效步骤。在这个秩序中,人们可以超越国家传统、种族差异和地理上的阻隔看到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利益。

国联作为一个工作机构来说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所努力促进的理想,它所引起的希望,它所制定的方法,以及它所建立的机构,都已成为文明世界政治思想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影响将一直存在到人类消除国家和民族界线的融洽无间的时代。

——摘自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形成的时间及宗旨。(5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各种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事实,分析国联为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和教训。(10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15分)

材料一: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

材料二: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

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为民办,规模不大。

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日两国在近代教育上的差异?(9分)

 

(2)分析教育改革的差异对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影响?(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