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个英国人(次)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C.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D.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进入南京后,曾一度取消了原来的商业活动,没收了南京城中各店铺的物资归国库。不久,准许天京城外设立商铺,后期,天京城内也恢复了市场,准许商人自由贸易。导致太平天国商业政策变化的社会因素是

①商品经济有比较深厚的社会根基         ②太平天国的阶级属性发生了质变

③《资政新篇》的经济方案得到全面实施   ④消灭商品经济的空想方案行不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B.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

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B.主张机器生产

C.发展近代交通                       D.吸收世界文明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D. 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中国

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结束

B.辛亥革命失败了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D.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诺

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 ①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直接推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C. 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

A.文化大革命    B. 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30分)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系富贵好善,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立医师,必考取数场然后聘用,不受谢金,公义者司其事。……兴跛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兴鳏寡孤独院。准仁人济施,生则教以诗书各法,死则怜而葬之。因此等穷民,操心危,虑患深,往多有用之辈,不可不以恩感之也。

材料三: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四:“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出自何处(2分)?该材料主张的社会福利在筹办方面有何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在举办社会福利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哪些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14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6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时效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趟列车。

     材料二  戊戊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  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一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时效和意义”的内容有哪些? (6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其主要原因。(10分)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