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民”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写法是在甲骨文中“民”的形状像草芽,是草芽蕃生的意思。那么,在古代“民众”的原意是 ( ) A.对君上顺服 B.以民众为本、以民众为主、 C.百姓之间民主平等 D.像野草一样卑贱
|
2. 难度:中等 | |
《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待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 ) 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里克里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找到了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适合的课题是 ( )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伯里克里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D. 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
4. 难度:中等 | |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才签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了立法否决权 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 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 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了立法权
|
5. 难度:中等 | |
美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既制约又平衡。以下图片中,能最恰切地反映这种关系的示意图是 ( )
|
6. 难度:中等 | |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 )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
7. 难度:中等 | |
“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刚刚开始。”下列与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的趋势 C.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D.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副图反映出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基本特点是 ( ) A.即相互妥协又激烈争夺 B.政治上妥协军事上对抗 C.两国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D.美国一直出于主动地位
|
9. 难度:中等 | |
“壬寅立约后,朝野上下,一切如故,初未因外患而有所变革也。”结合所学内容,此处的“约”是指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0. 难度:中等 | |
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1869-1936)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做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理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 )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 D.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1940-1944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日战争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频率较高 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 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3. 难度:中等 | |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
14. 难度:中等 | |
长期以来日本人往往先入为主的认为,中国是不讲卫生的、主权高于人权的、允许使用危险农药的、说假话的、绝不妥协的;同样地中国人也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日本是虚伪的、不反省历史的、右翼的、拒绝道歉的。有色眼镜干扰了两国关系。此话不能反映 ( ) A.中日两国彼此之间的认知存在误差 B.客观认知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很重要 C.中日两国大规模政治运动扭曲了彼此间的认知 D.中日两国不能相互客观认知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
15. 难度:中等 | |
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言说:“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但在80年代初,他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下列表述与这种观点转变无关的是 (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需要调整外交政策 C.经济全球化加快,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提高 D.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
16. 难度:中等 | |
1974年3月,在维修都江堰时发现了一尊深埋河床下4.5米,高2.9米的石像(见图)。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完工后,……作三石人,立水中,与江神曰: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由此判断,李冰立石像的目的是
A.调节航道 B.昭示后人工程竣工 C.测量水位 D.邀约江神按需放水
|
17. 难度:中等 | |
诗句“玉腕竹弓弹吉贝(棉花),石灰荖(lǎo)叶送槟榔。泉南风物良不恶,只欠龙津稻子香。”(福建泉州诗人林凤《泉南风俗》)其创作不可能早于 (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18. 难度:中等 |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义和团失败,朱开山走上闯关东之路,在广袤荒凉的土地上和妻子儿女们白手起家,一路拼搏,最后一举成为哈尔滨重工业富商)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据此,对晚清的经济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新旧交通工具并存,体现了晚清社会受工业文明的冲击 B.中国民族工业一定程度推动近代人民的出行生活新变化 C.近代列强的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 D.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经济以民族经济占主导地位
|
20. 难度:中等 | |
“……(清政府)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运动的目的就是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关于文中的“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B.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冲击 C.创办的企业都是资本主义性质 D.中国的国防观念发生了变化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常率的变化。其中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 ) A B C D
|
22.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
|
23. 难度:中等 | |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24. 难度:中等 | |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
25. 难度:中等 | |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
26. 难度:中等 | |
仔细阅读,回答问题:(14分) (1)据图一,秦朝疆域在规模上有何特点?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有何积极意义?(4分) (2)“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指古代希腊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成果?其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希腊成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原因。(5分) (3)罗马帝国时期法律制度渗透到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据图三,说明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演变的原因?(2分) (4)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使得古代政治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综合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治制度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3分)
|
27. 难度:中等 | ||||||||||
国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既受制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也受到理想理论探索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其得失,“封建(分封)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之最大弊端即在于“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与诸 候差别不大,“非绝世之贵”,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 在西欧北美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是一个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达之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参与过百日为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为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索,对建立新中国有重要影响。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宗法分封制与秦统一后君主专制的不同。顾炎武探讨这一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2分) (2)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
(3)简要分析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2分)上述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准确地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说明理由(2分) (4)依据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的史实,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政府”所进行的政治上的努力。(4分)
|
28. 难度:中等 | |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菸草、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葡萄。与此同时,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地瓜)、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廷。在国家内部的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称为一个大国,即使称为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方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等各地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材料四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秦朝有关,因为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音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从古代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的?(8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科技进步成果。(3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英文“CHINA”一词的三种说法和古代日本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的历史文化原因。(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