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的状况,从下表中,读取的信息有误的是

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呈发展趋势

B.其中的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C.战争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影响

D.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通商口岸在近代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对以上材料反映的史观排列的正确的是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B.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C.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民国初年的天津,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民族企业有数十家,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此起彼伏

C.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观点中属于近代维新派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A.“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B.“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

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为抵抗日本侵华,捐购飞机的民族企业有

①天厨味精厂    ②保晋砂务公司    ③保兴面粉厂    ④宁波旅沪同乡会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这段文字说明清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A.权臣的逼迫    B.人民的反抗     C.外敌的侵略    D.皇族的倾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明朝后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 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C.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19年,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了赵家楼后,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提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得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因此他坚持“我愿意学生事件僻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学生生屈尊判服罪。”以下符合梁漱溟观点的是:

A.学生的行动是爱国的,曹、章罪有应得

B.学生的行动是错误的,曹、章有人身自由

C.学生的行动是犯法的,应该接受法庭的严惩

D.学生的行动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在行为上是犯法的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的显著变化有  ①中国革命的性质  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 ④中共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提出:“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一主张提出的直接背景应是

A.中国东北沦陷,日军进逼华北     B.西安事变爆发,逼蒋抗日成功

C.日本全面侵华,国共趋向合作     D.敌后战场壮人,中日战略相持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下图)。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海峡两岸盼通邮

B.和平统一,反对台独

C.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明确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l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I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下列三幅“握手”图片所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1(20世纪50年代初) 图2(20世纪70年代初)   图3(21世纪初)

①图1斯大林与毛泽东的握手,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尼克松与毛泽东的握手,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③图3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握手,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A.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普法战争促进了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D.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4分)积极的思想和精神往往引领着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教徒认为:财富属于上帝,他服务于上帝就像一个温顺的服务员,甚至是上帝的赚钱机器,他占有的财富越多,他的责任就越大。这种责任一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不能使财富减少,二是要用不懈的努力来增加财富。

“切记,时间就是金钱……生活中要量入为出……在与他人的往来中守时并奉行公正原则对年轻人立身处世最为有益……借人的钱到该还的时候一小时也不要多留,否则一次失信,你的朋友的钱袋则会永远向你关闭。”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马克思·韦伯认为:基督教中新教所倡导的“工作狂”和“小气鬼”精神创造了资本主义,你能以上材料中找出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吗?(6分)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4分)

 

 

材料三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以下是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的社会主义梦想录(部分)

人物

梦想

郁达夫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章乃器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宋云彬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3)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4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2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五权宪法”的表现形式是五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权分立”。“五权宪法”是以“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分开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从权能分开说的内涵看。是把国家的大权一分为二。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政权即为“权”,是“管理政府”的力量,这个“权”由人民来掌握;“治权”即为能,是政府自身的力量,这个“能”应当是有能的人组成的政府掌握。孙中山认为,只有这样将“权与能”分开,才可以做到“人民有权,政府有能”。又根据革命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国措施,保证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分阶段、按步骤进行。

材料二  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三: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这五年时间里,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并得到巩固。从1949年起国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到1952年,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思想特点及性质。(4分)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1954年宪法的有利条件及历史作用。(5分)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2分)服饰作为一门即古老又现代的实用性艺术,总是在不同背景的思想、文化、习俗的碰撞下,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明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历史上基本属于同一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服饰体现出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试解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六合一统帽   平定四方巾       明代服饰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因而具有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共同特点。“谦谦君子”成为着装的风范。

——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男女性的特征。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

——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毛里披风

紧身裤袜

绣花衬衫

豹皮里黑丝外衣,带切口装饰的上衣及短裤

拉夫领、带切口及肩饰的上衣,塔夫绸裤

黑色丝绒外裙,配有小包和镜子的锦缎衣裙

腰间带有轮状褶裥的塔夫绸裙,金属丝支撑的扇形领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帽饰体现了什么思想?这种思想是什么时期由谁提出的?(3分)

 

 

(2)材料二中“一元文化”指的什么文化?材料二中强调服饰的一致和整体意识,符合“一元文化”中的什么社会规范?(2分)

 

(3)材料二中的“一元文化”在明末清初曾引起一些思想家的巨大反响,他们对“一元文化”的贡献如何?(1分)

 

(4)材料三中,文艺复兴中服饰的特点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1分)具体内涵是什么?(3分)

 

 

(5)通过材料一、二、三的对比,你如何评价中西方文化的差异?(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