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中法《黄埔条约》内容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关系的是 ( ) A B C D
|
2. 难度:中等 | |
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的贵金属,有时高达98%,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B、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C、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D、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
3.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中国沿海,“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但最后他们也放弃了。英国人这种做法“未收到期望的效果”的原因是( ) A、清政府腐朽无能,采取坚守封海政策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封锁沿海对英国商人损失巨大 D、英国的做法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抵制
|
4. 难度:中等 |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凭借《天朝田亩制度》,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 ( ) A、原来的城市政策具有空想性 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 C、领导人开始接受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D、逐渐推行《资政通篇》中的思想主张
|
5. 难度:中等 | |
冯桂芬在《制洋器议》中指出,“今者诸夷互市,聚于中土,适有此和好无事之间隙,殆天与我以自强之时也”。材料中“自强之时”的说法主要源于( ) A、诸夷侵略要求得到满足 B、诸夷与清政府开始公开勾结 C、诸夷已放弃了武装侵略方式 D、诸夷齐聚中土利于清政府“以夷制夷”
|
6. 难度:中等 | |
一位学者在评价晚清中国思想时说,“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材料所反映的有效信息有 ( ) 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成为此时期思想发展的主要特征 ②洋务派成为最早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职能集团 ③由于民族资本主义无法独立发展,此时期中国没有形成强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潮 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没有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西学东渐对我国思想界、学术界产生过强烈的冲击,具有进步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古代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与新航路的开辟和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有关 B、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的原因与民族危机加深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有关 C、明朝的徐光启和意大利的利玛窦在西学东渐中曾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D、近代西学东渐经历了技术(器物)—制度—思想三个层次的变化
|
8. 难度:中等 | |
《天朝田亩制度》把“黜为农”作为对官员的处罚,这一规定( ) A、表明太平天国要建立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 B、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C、说明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政权,与清政府对立 D、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9.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英语,下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该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B、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D、培养翻译人才的新式学堂尚未建立
|
10. 难度:中等 | |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宝贵光阴。”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是指还没有看到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船坚炮利 B、“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说明新思想尚未萌发 C、“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是指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向西方学习 D、“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宝贵光阴”之后,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
|
11. 难度:中等 | |
甲午中日战争反映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的大大加深,有人认为,这场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后 (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
12. 难度:中等 | |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
13. 难度:中等 | |
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互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最先提出此主张的派别是(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D、资产阶级立宪派
|
14. 难度:中等 | |
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 )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②西方文化的渗透③崇洋风气日盛④政府的大力倡导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从文明史角度来看,近代列强侵华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冲击。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封建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③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④西学传入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到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6. 难度:中等 | |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
|
17. 难度:中等 |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
18.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 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
19. 难度:中等 | |
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 ) 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②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③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 ④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表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上表反映出 ( )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
21. 难度:中等 | |
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说道:“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 ) A、孙中山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友邦曾给予大力援助 B、“文明国应尽之义务”是指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C、诸友邦在中立的伪装下积极扶植新代理人破坏革命 D、“八月以来”指的是从黄花岗起义以来
|
22.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一个时期里我国面粉出口情况(单位:关担) 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得出的判断有 ( )
①中国小麦产量迅速增加 ②海外市场对小麦的需求增加 ③国际市场粮食供应商减少 ④中国小麦种植技术或面粉加工技术迅速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3. 难度:中等 | |
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迅速生成”。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此说法的是 ( ) A、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群众运动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学生的示威流行 C、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D、各革命阶级表达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
|
24. 难度:中等 | |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
25.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图书馆发现了一份“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但并未标明文献是哪一年发表,于是他和几个同学为确定文献发表时间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有一位同学认为凭文献中“推翻南京北京武汉广州等一切反动的政府!”的口号,可以断定文献发表时间。据此你认为这一文献发表于 ( ) A、1924年 B、1927年 C、1937年 D、1949年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敬陈六义……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6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间的关系。(6分)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遗嘱》 材料三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摘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孙中山是如何解决中国“千年专制之毒”,“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3分) (2)材料二中“革命尚未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孙中山的遗嘱中,你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哪些高贵品质?(3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对国民大革命的性质、政治基础、功绩和教训的认识。(8分)
|
28. 难度:中等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有哪几种性质的近代工业?简析其形成的背景,评价它们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