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贵州省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那么仲夏指的是阴历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现有如下名句:

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②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③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⑤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请按照上述所体现的文学体裁出现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⑤②                       B.③①④⑤②

C.④⑤①③②                       D.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大陆昏沉三百秋,不作人民作马牛!英雄一恸气将绝,何时剑溅匈奴血。”(洪秀全)诗中的“匈奴”是指

A .外国侵略者        

B .匈奴族       

C .清王朝            

D .汉族地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B.《北京条约》 大沽保卫战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2分)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4分),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的不同。(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社会明代以后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4分)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读图1、图2、图3,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2与图1相比,生产方式的特点有何变化(4分)?图2反映了哪两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4分)

(2)图3与图2相比,长江三角洲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分布有哪些新变化?(6分)

(3)历史学家们曾指出:“中国的现代化首先在江南展开绝不是偶然的”。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