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
2.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 A.当时贵族酗酒成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
3. 难度:简单 | |
徐州汉邦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疆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是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内容,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丝绸之路时,通常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三国时期 D.唐朝
|
4. 难度:简单 | |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
5. 难度:简单 | |
2009年1月2日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其实在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之外,主要指的是一种经商活动。“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在古代是与徽商齐名的,它是( )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晋商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 ①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②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
8. 难度:简单 | |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在下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 难度:简单 | |||||||||||||||||||||||||||
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企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10. 难度:简单 | |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本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
12.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 A.社会性质 B.中外关系 C.政治局势 D.群众觉悟
|
13. 难度:简单 | |
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过渡时期”是指( ) A.从解放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 B.从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到新中国成立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
14. 难度:简单 | |
“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中国过去没有的重工业部门有( ) ①采煤业 ②飞机制造 ③汽车制造 ④重型机器制造 ⑤航天器制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
15. 难度:简单 | ||||||||||||||||||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16. 难度:简单 | |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
17. 难度:简单 |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的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
18. 难度:简单 |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19. 难度:简单 | |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中共十三大召开 ③中共十四大召开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服饰具有中西合璧鲜明特点的是( ) ①列宁装 ②中山装 ③西服 ④旗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件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①辛亥革命 ②新中国成立 ③改革开放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
22. 难度:简单 | |
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福州,要到厦门观光,为了方便和实惠,你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飞机 C.轮船 D.自行车
|
23. 难度:简单 | |
有人写诗描述19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于上海的一种新事物:“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此器”应是( ) A.电灯 B.电报 C.电话 D.电视
|
24.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B.中国民众主动学习西方 C.政府的提倡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
|
25. 难度:简单 | |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蒸汽机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蒸汽机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蒸汽机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蒸汽机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
26. 难度:简单 |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高山族耕田图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 材料四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请回答: ⑴ 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分)
⑵ 据材料三,指出“暑袜店”主与制袜“合郡男妇”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2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2分)
⑶ 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1分)与材料三相比,分析其特点。(2分)
⑷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1分)
|
27. 难度:简单 | |
(12分)阅读下列有关明清商业发展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 “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 往易货物, 肆中人立付之, 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二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 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 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 在鸡的肚中塞沙, 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 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 总结出许多谚语, 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回答: (1)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2分)
(2) 指出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并从经济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 明清时商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力最强的商帮有哪些?(4分)
(4) 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2分)
|
28. 难度:简单 | |||||||||||||
(13分)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4分)
⑵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缓慢、曲折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分别是什么时候?(2分)
⑶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4分)
⑷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
29. 难度:简单 |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中共八大毛泽东作报告 图二 社民在公社食堂就餐 图三 人民日报关于高产的报告 材料二: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三 图一 中共十四大 图二 中石化股份公司挂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有那些?(4分)材料一中图片二和图片三反映了哪两场运动?有何教训?(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中共中央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党的十四大至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分别是什么?(2分)
(4)以上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关系?(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