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由此分析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耜耕 C.石器锄耕 D.刀耕火种
|
2. 难度:简单 | |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3. 难度:简单 | |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
4.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
5. 难度:简单 | |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6. 难度:简单 | |
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晋商兴起于 A.唐朝 B.北宋 C.明清 D.民国时期
|
7. 难度:简单 | |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
8. 难度:简单 | |
唐德宗曾向长安富商借钱八十余万缗,这些富商开办了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机构,当时叫 A.钱庄 B.柜坊 C.票号 D.邸店
|
9. 难度:简单 | |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于“海禁”政策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强化 ②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③制约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 ④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与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A.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B.金宝庐舍,转瞬灰烬,唯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
11.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图,开辟图中①航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船队
|
12. 难度:简单 | |
1500年后欧洲人对奥斯曼帝国、中国、印度的文化赞叹不已,而后者对其不屑一顾。“西学东渐”:中国开始了解西方(通过西方传教士),天文学、基督教传入中国;“东学西渐”:西方传教士开始翻译中国儒家经典和文学、哲学著作。此表述最能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B.促进了全球性文化的交流 C.给世界不同地区的土著居民带来了不同的后果 D.先把西欧,后把整个世界带入近代
|
13. 难度:简单 |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
|
14. 难度:简单 | |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吨)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
15. 难度:简单 | |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 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B.电灯泡、电动机 C. 汽车、汽轮 D.电话机、内燃机
|
16. 难度:简单 | |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危机的影响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 交通运输的改进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17. 难度:简单 | |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不得不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一去不复返了。”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
18. 难度:简单 | |
李鸿章说:“必称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土乃可益固。”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活动是 A.组建北洋水师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设立继昌隆缫丝厂
|
19. 难度:简单 | |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
20. 难度:简单 | |
2007年央视播出电视剧《大染坊》。该剧叙述了20世纪初主人公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战火的破坏 B.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
21. 难度:简单 | |
“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在新中国的六十年里,“低音”有 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实施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八字方针的提出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22. 难度:简单 | |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
|
23. 难度:简单 | |
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最主要原因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
24. 难度:简单 | |
春联既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④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
25. 难度:简单 |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和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青岛、厦门、上海浦东和新疆伊宁等四个城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A.青岛→厦门→浦东→伊宁 B.浦东→厦门→青岛→伊宁 C.厦门→青岛→浦东→伊宁 D.厦门→浦东→青岛→伊宁
|
26. 难度:简单 |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2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B点、D点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3)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4分) (4)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两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2分)
|
27. 难度:简单 |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在德国,雇佣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在1907年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 材料四 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12英尺的战利品》 ——以上文字与图片均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归纳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6分) (2)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2分)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2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
28. 难度:简单 | |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材料二 199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生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 —国家统计局网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2分)做出了哪些重大决策?(3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探索。(6分)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改革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