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文综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他将整个帝国分为36个地方行政单位,将地方行政管理权和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从而避免在他之前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战乱,保证了帝国的统一(尽管这种局面因其暴虐统治而很快被打破)。……这种体制被中国历代所沿用”。材料中“帝国”指的是:

A.秦        B.汉           C.唐         D.明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它”是指:

A.西汉郡国制    B.北宋的通判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维持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作战,确保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面抗战,彻底消灭日军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巩固的抗日联盟                    B.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C.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D.以退让求合作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其中出现 C 到 D 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国民经济的调整

D. “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1998年,吉林省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

(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2分)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3分)

(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6分)

(4)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何新的发展?(2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3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材料二: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以上材料皆据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据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四:欧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五: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在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哪三大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6分)为什么说“克服专制王权”是促进英国经济“继续前进”的?(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6分)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成果体现?(2分)

(4)根据材料四、五,谈谈为什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