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文献与制定机构搭配错误的是

A、《权利法案》——英国议会

B、《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

C、《人权宣言》——法国三级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学说,哪些是与洛克有关

①天赋人权  ②人民主权  ③三权分立  ④法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法国思想家卢梭的阐述,错误的是

A、平等的社会是卢梭追求的首要目标,平等主要是指法律上和经济上的平等

B、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C、卢梭和当时大多数的启蒙思想家一样都赞同君主立宪制

D、卢梭的政治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民主思想家,他们的民主思想共同点包括

① 变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 主张兴民权 

③ 走日本模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④ 颁布宪法,实行法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随着历史的发展,欧洲的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失去进步作用,这主要是指

A、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无力完成国家的统一

C、实行文化独裁和宗教专制      D、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割据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内容不属于《人权宣言》的是:  

A、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B、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最主要是因为它:

A、最早阐明天赋人权的民主思想      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的旗帜        D、与法国《人权宣言》的目标一样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2年内战的爆发到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经历了一个残酷斗争的历程,请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 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② 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

③ 光荣革命爆发               ④ 查理二世成为英国国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     

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D、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最准确的是

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B.君主专制一共和制一帝制一共和制

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帝制—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近代历史上受到法国《人权宣言》政治思想的影响文件

① 英国《权利法案》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 美国《独立宣言》       ④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         D、②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832年议会改革中,获得选举权是

A工业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农业工人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政体曾出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有

①君主专制   ②共和政体  ③护国政体  ④君主立宪制  ⑤总统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有人说“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是对西方启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指

A、反对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汉族统治的政权

C、主张国民一律平等

D、实行五权分立制度,推行社会革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宪法是

 A、英国《大宪章》              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1787年宪法             D、英国《权利法案》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对护法运动和护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B、孙中山起了重要作用

C、维护共和的斗争                       D、以反对复辟帝制为目标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文献最能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               

A、坚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B、为改造封建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C、有浓厚的种族歧视思想          D、是资产阶级民主意识的反映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使英国下院的议员能更为广泛的代表民意的法案是

A、《重新分配议席法》

B、《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

C、《阿斯奎斯法案》

D、《王位继承法》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B、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C、清政府的阻挠                    

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马克思曾经指出:两党制,无非是资产阶级“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即被另一只手抓主”。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表明

A、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的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B、两党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工具

C、形式上是两党,实质上是一党

D、两党制的特点是两党轮流执政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现象与美国的进步运动没有关系的是

①《进步与贫困的出版》      ②《城市之羞》的出版

③反对托拉斯不法行为的运动  ④市政改革中提出“还政于民”的口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一件法宝,那就是自由权”。这是19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思想家提出的制定宪法的理念。但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根本没有体现这一理念,该宪法仍规定

A、贵族院享有立法权      B、众议院享有立法权 

C、天皇享有立法权        D、内阁享有立法权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①凡未经国家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事实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力...

④凡未经过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皆为非法....

⑥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哪些制约?(4分)其中第①条说明制约王权主要采用什么形式?(2分)该法案的颁布有何意义?(4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1分)哪年发表的?(1分)从材料看它确定的是什么政体?(1分)有何目的?(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20分)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1603年当上英国国王后,推行极端专制的君主统治。詹姆士一世写过几篇文章,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言人,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除上帝之外,国无须对任何人负责;人民必须对国王敬若神明,绝对服从;倘若国王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国王走上正路。他甚至把国王称作神,与上帝相提并论。   ——引自浙江大学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姆士一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哪些?(3分)托马斯·阿奎那学说与詹姆士一世的学说主要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材料二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引自《马赛曲》(歌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国歌《马赛曲》出现于何时期?(2分)依据材料二你认为《马赛曲》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4分)

材料三  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引《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孙中山说:“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近代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4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四: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五:(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分)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4分)

(3)概括材料二、三、四、五,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