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A、庄园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商品经济的活跃          D、集体耕作方式的的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以下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江南商品经济不发达

C. 江南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D.当时江南耕作技术比较落后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

A.海禁政策    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的政策   D.禁奢侈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发生在北宋某年的电视剧,从历史角度看,下列情景不应该出现的是

A. 主人公在某地草市饮酒游玩         B. 剧中人的店铺因晚上经营被勒令关闭

C.剧中人物相约在开封逛夜市          D. 剧中人在宅屋之间开了一家店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的60年。”当年,维多利亚女王若想到英国各地巡视,那么她可以选择乘坐

①轮船      ②火车    ③飞机    ④汽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是英国部分年份申请专利数变化图。它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②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③重视专利保护        ④已取得“世界工厂”地位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A.万马齐喑究可哀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可奈何花落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A.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读下图:“大萝卜、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  ②转变了经营方式  ③调整了分配方式  ④取消了粮食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问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那么海南岛经济特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最主要的区别是

A.文化传承不同                  B.政治体制不同

C.经济模式不同                  D.生活方式不同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近代中国随着汽车、火车、轮船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现象,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认为交通工具急待改进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的主要途径是   

①电影      ②电视      ③广播      ④互联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是                                         

A.服务业        B.农业                C.工业           D.“新经济”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后来却严重制约着苏联发展的经济体制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斯大林模式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下列哪些国际组织被称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A.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             B.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C.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         D.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国际贷款和技术援助的国际组织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欧洲联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成果。欧洲一体化进程首先开始于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军事领域        D.文化领域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2006年冬季奥运会在意大利的都灵召开,根据你的推测,各国观众购买门票时使用最多的货币应该是下图所示的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五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岳麓版必修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1分)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1分)该政策有何影响?(6分)

(3)材料三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2分)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1分)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2分)

(5)根据材料五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2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15分)

材料一  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说明: 6ec8aac122bd4f6e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分)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企业发展过程有什么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6分)

(4)张謇企业的命运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拉开了,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

材料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2分)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2分)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图片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表现。(2分)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又是一柄双刃剑。中国为应对全球化采取了怎样的具体措施?试举例加以说明。(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