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近日,江苏丹阳葛城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证明春秋时期这一地区属吴国管辖。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可以佐证西周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世袭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具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

A.察举制          B.推恩令          C.郡县制           D.封国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近年来,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若电视剧中出现下列剧情,你认为有违历史的是       (  )

①《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亲自指挥平定“七国之乱” 

②《隋唐英雄传》中,一读书人以科举成名,官至礼部侍郞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了历代宦官干政最烈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

A.明朝皇帝懦弱            B.明朝推行特务统治

C.封建专制制度            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一观点的是   (   )

A.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B.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C.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普通民众一致的选择          

D.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某中学学生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这里的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四人中观点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B.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D.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有关图历史事件的评述,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

B.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反应

C.排外仇教(洋教)的暴民运动

D.农民阶级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梁启超先生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    )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最后被其绞杀

D.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假如“红色中国之旅”夏令营在探寻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遗迹。有四种方案:   (  )

甲:南昌------延安                 乙:南昌-----井冈山---瑞金

丙:南昌------井冈山               丁:南昌---井冈山-------瑞金-------延安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斗争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必须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当年受害者控诉材料           B.历史著作中对“.南京大屠杀”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新闻图片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从下列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的演变历程,从下列中国国

旗的演变中,能深刻体现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中国领土的变化              B.人民地位的变化

C.思想文化的变化              D.国家观念的变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党和政府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建国以来,政府向西藏自治区划拨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经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都保持不少于l0亿元。这样做是为了(    )

A.加强民族团结           B.实现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人民代表人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这一制度分为曲折发展、严重挫折、恢复健全三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时间为(    )

A.1954年以来                              B.1976年以来       

C.1978年以来                              D.1982年以来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某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以上个人履历反映了(  )                                                          

A.《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其受教育权利  

B.“文化大革命”对其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C.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为他的人生转折提供了机遇

D.作为学者访问美国得益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通告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对以下三幅图片的“握手”,解读正确的有(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1 (20世纪50年代初) 图2(20世纪70年代初)  图3(21世纪初)

①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③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一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朝被推翻时才告终。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材料二:宋以后的元朝(1279—1368年)是独特的,因为它是蒙古人而非中国人的皇朝。那以前,游牧民也时常入侵中国,但只能偶尔控制个别地区。而那时,一支蛮人的入侵队伍却首次成功地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实际上,这些蒙古人当时已侵占了欧亚大部分地区,那时的中国仅是一个东起太平洋、西至黑海的庞大帝国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蒙古统治者,人数上较之他们千百万的中国臣民,少得可怜,而且,得不到中国贵族和农民的拥护。他们以征服者身份进行统治,对中国的制度或者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没作什么让步。他们起用外国人参与行政管理,推崇趋于衰退的佛教而不提倡儒家学说,并普遍地剥削国民。因此,当他们的军事力量衰落时,其政权也就为起来造反的农民和心怀不满的士大夫所消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存在时间短暂”的秦帝国“这些制度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2分)并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912年“帝国结构”被推翻的含义是什么?(2分)促使这种“帝国结构”结束的因素有哪些?(4分)

(2)元朝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首次成功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2分)材料中作者认为元朝“庞大帝国”被消灭的原因有哪些?(4分)从文明史观角度看,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2分)阅读下列材料: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

材料一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来源统计表(共142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梦想录(部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些征文的来源有何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有哪些作者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梦想?(2分)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梦想?(4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22分)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深度研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

(1)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2分)

(2)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2分)

(3)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2分)

(二)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6分)

(三)问题研讨:  

“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6分)

(四)深度研究:

上述史实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探索历程,这说明了什么?(4)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