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 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 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 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 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
|
2. 难度:简单 | |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土地买卖现象严重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 D.中国古代人多地少的特点
|
3. 难度:简单 | |
开封某旅游景点表演的节目中,再现了宋代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风气,宋代这一风气主要反映了( ) A.实行农工商皆本的政策 B.科举制的发展 C.士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D.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皆本
|
5. 难度:简单 |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在这里,他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是( ) A、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 C、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D、民族资本主义在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生产方式
|
6. 难度:简单 | |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资本主义世界盛行的经济思想是( ) A.重农抑商 B.自由主义 C.重商主义 D.凯恩斯主义
|
7. 难度:简单 | |
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 A.产生和发展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手工劳动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国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由道而兴起 D.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 真理标准大讨论
|
9. 难度:简单 | |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名称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下列名字中与其有相同背景的是 A.放卫星 B.牛鬼蛇神 C.三面红旗 D.分田单干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运动中,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力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 D.文化大革命
|
11. 难度:简单 | |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是中外闻名的江南小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作为一名游客,你参观完“中国第一村”后,打算参观“改革第一村”。那么,你可能选择下列哪个省( ) A.广东省 B.江苏省 C.安徽省 D.海南省
|
12. 难度:简单 | |
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 ①甲午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业,发展较快 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③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 ④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陷入绝境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3. 难度:简单 | |
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 C.各地人民公社都大力倡导包产到户 D.深圳和珠海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
14. 难度:简单 | |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D.徐小姐爱好读书,阅读《申报》、看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
15. 难度:简单 | |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16. 难度:简单 | |
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过份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17. 难度:简单 | |
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
|
18. 难度:简单 | |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新在( ) A.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
19.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变化缘自( )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 ④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20. 难度:简单 | |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21. 难度:简单 | |
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的国家是( ) A.美国、德国 B.英国、美国 C.美国、法国 D.德国、日本
|
22. 难度:简单 | |
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民众对电信、铁路、保险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罗斯福新政期间 D.“新经济”时代
|
23. 难度:简单 | |
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兴奋地说:“五年来,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他感叹的洋务建设成就是( ) A、海军的兴办 B、电报局的兴办 C、民用工业的创办 D、新式学堂的兴办
|
24. 难度:简单 | |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 B.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
25. 难度:简单 | |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要求两位美国大学生介绍西方科技的新进展,这两位大学生选择的热门话题可能是 A.坐火车外出旅行 B.抨击斯大林模式 C.城市的亮化工程 D.评价胡佛的经济政策
|
26. 难度:简单 | |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②经济上高度集中,实行指令性计划③政治上高度集权,个人崇拜④思想文化上,高度集中,行政干预⑤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却严重地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27. 难度:简单 |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71年该体系瓦解。该体系从建立到瓦解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是( ) A.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 B.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走向混乱 C.美国经济实力由盛至衰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繁荣走向“滞胀”
|
28.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29. 难度:简单 | |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年2月9日召集各成员国举行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最可能是( ) A.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着力推进区域政治与经济一体化 C.致力于保护成员国的民族产业 D.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
|
30. 难度:简单 | |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 )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31. 难度:简单 | |
(20分)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二:美国人被迫出售私人汽车 图三: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9分)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什么对策?(3分)其实质是什么?(3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3分)
|
32. 难度:简单 | |
(20分)历史上的每次社会转型,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发展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1)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3分)请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特征?(3分)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作家司各特说:“在蒸汽机出现以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关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城市,这时工人在雇主眼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干活,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 (2)依据材料二,解读出蒸汽机的使用给英国工人生活带来的变化。(3分)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试述80年代我国实行“生产责任制”对现代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1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