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文革”时期,毛泽东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诗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喜爱穿    (    )

A.西装     B.旗袍     C.军装     D.中山装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陈旭麓这样评价南京临时政府的一项政令:“它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逐渐被平等观念所取代,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意识。”这项政令是    (    )

A.剪发辩    B.禁缠足    C.易服饰    D.废跪拜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中不是维新变法期间形成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  (    )

A.《中外纪闻》  B.《强学报》 C.《时务报》  D.《民报》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    )

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

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  

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    )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美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    )

①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②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③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      ④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D. 调整农业结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33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住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理念,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

①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②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④要求企业制定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二战后,联邦德国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    )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   ④加强对经济的行政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协调经济高积累。”这一材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  (    )

A.混合市场经济 B.统制经济体制 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D.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缴纳粮食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

A.全部上缴国家   B.只能由政府收购   C.必须限量交易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一度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列宁那一时期的主张(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五年计划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的海啸,导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以后几年里日本恢复发展经济中如遇到资金困难,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求援(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APEC首脑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某校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使用了如下台词:“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一台词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     (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    )

A.太学的建立  B.地方郡国建立学校 C.科举考试以儒家  D.汉代从各级学校中选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说明他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

A.“知德合一”   B.“注重实践”   C.“内心反省”    D.“穷理格物”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明清之际,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一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尊重物质运动  C.批判官吏腐败行为  D.抨击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南宋《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加速了文化发展的进程

C.催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豪势若斩蛟龙,挫管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噉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下列书法形式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画精粹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某书友到旧书市场去“淘宝”,见到一本章回体小说,封面已经没有了。小说通过爱情的纠葛变化、家族的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了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这本小说是     (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步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价指的是            (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

A.军事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观念   D.教育制度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         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先生创作了一部短篇小说,该小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部小说是       (    )

A.《药》    B.《孔乙己》   C.《阿Q正传》    D.《狂人日记》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918年11月,李大钊为宣传十月革命而发表了    (    )

①《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②《庶民的胜利》

③《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④《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孙中山说:“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这一材料主要体现了     (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扶助农工思想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新三民主主义在民权方面的质的飞跃与进步表现在    (    )

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B.提出普遍平等的主张

C.谋求改善工农的生活               D.提出国共合作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孙中山提出的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分别表现为(    )

A.辛亥革命   国民大革命            B.维新变法    国民大革命

C.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              D.维新变法    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范例,集中反映这一理论的毛泽东著作有     (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

C.《井冈山的斗争》《<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主要依据是中共十四大  (    )

A.阐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D.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促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人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成功建成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已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克林顿在1993年的就职演说中说: “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实验’的地方,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的政府。”

请回答:

⑴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大胆、持久的实验’是指什么?具有什么特点?(2分)

⑵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为应对危机,也进行过“大胆的实验”,是指什么?具有什么特点(2分)

⑶克林顿执政时期,政府采取哪些政策使美国步入“新经济”时代?“新”在哪里?(5分)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12分)世界联系的加强并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说明: 6ec8aac122bd4f6e——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见下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结合材料简述该事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3分)

(2)依据材料二中的三图片,写出中国加入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中文名称)?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2分)

(3)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三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进程)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7分)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除洋务运动外)分别有哪些?(4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