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1840年)战争?……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研究结论,正确的是 A.正当贸易中中国在银元方面是出超的 B.鸦片和茶叶的冲突是战争发生的根源 C.英国发动战争的决议主要取决于英王 D.进行战争是维护正当贸易的必要手段
|
2. 难度:中等 | |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
3. 难度:中等 | |
1896年春谭嗣同《有感》一诗中描述:“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此诗是对下面哪一现象的愤慨? A.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失去了更多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更甚 D.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沦为了洋人朝廷
|
4. 难度:中等 | |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③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④割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6. 难度:中等 | |
李老师在某次讲课中引用了如下材料:“(中国)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7. 难度:中等 | |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对“多元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8. 难度:中等 |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9. 难度:中等 | |
1997 年江泽民同志亲笔为某地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该地指 A.南昌 B.延安 C.西柏坡 D.北京
|
10. 难度:中等 | |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国民党 A.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 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C.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 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
11. 难度:中等 | |||||||||||||||||
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能够佐证 ①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 ②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 ③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④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电视剧《红日》,以1947年5月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全歼国民党精锐军团张灵甫的七十四师为背景,通过众多英雄事迹而讲述的一个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战役。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的 A.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期 B.中共战略反攻时期 C.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 D.国共战略决战时期
|
13.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不包括 A.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B.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C.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列宁的《四月提纲》
|
14. 难度:中等 | |
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A.废除了旧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了新的国家机器 B.规定工作人员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C.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的政策 D.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
15. 难度:中等 | |
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这次“政变”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 B.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16. 难度:中等 |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
18. 难度:中等 | |
19. 难度:中等 | |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 投资环境的好转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一国两制”的保障
|
20. 难度:中等 |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 “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 C.“一边倒”政策 D.多边外交政策
|
21. 难度:中等 |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22. 难度:中等 | |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笼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23. 难度:中等 | |
推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日本随着经济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地位和实力不断增强 C.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美国充当国际警察不断插手干涉别国事务
|
24. 难度:中等 | |
欧洲共同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表明世界格局 A.两极格局已解体 B.美国独霸 C. 多极化趋势出现 D. “冷战”走向结束
|
25. 难度:中等 | |
基辛格说:“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原因在于 ①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无人能比 ②欧盟、日本等经济实力已同美国成鼎足之势 ③美国推行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不结盟运动与美国的抗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6. 难度:中等 | |
(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集 材料二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凌青 材料三 香港回归前夕,一般市民对中国的对香港政策还是有一点担心。几年过去了,中国领导人认真执行了“不干预”政策,赢得了香港民心。即使是英美政府,亦对中国的表现表示满意,他们只能挑剔一下香港的选举制度尚未算十分民主。本来香港市民对解放军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怀有戒心的,但驻港解放军严格的纪律改变了香港人的印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列举三个“跪在地上办外交”的例子。(3分)
(2)材料二中记载了哪些历史事件? (6分)
(3)材料三中香港市民担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干预”政策指的是什么? (4分)
(4)由以上几则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
27. 难度:中等 | |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词一:圣西门 主题词二:《共产党宣言》 主题词三:巴黎公社 主题词四:列 宁 主题词五:毛泽东 主题词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主题词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3分)
(2)主题词三所显示的运动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3)主题词四、五所反映的历史人物所进行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发展阶段上有何相同点?(3分)在革命道路上有何不同?(4分)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
28. 难度:中等 | |
(18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依据相关史实,回答问题。 (1)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选择其中的一幅,简要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事实。(3分)
(2)下列资料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2分)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6分)
(3)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了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