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贵族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平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改革,力图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公元前8世纪后,日益形成的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A.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既得利益

B.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C.主要关注发展海外贸易,掠夺外邦奴隶和财产

D.主要从贵族阶层演变而来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判断正确的是

前提: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

结论:梭伦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前提、结论皆正确                     D.前提、结论皆错误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凭借武力夺取政权                       B.废除了梭伦的改革成果

C.打击了贵族势力                         D.提高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的原因有

①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③诸侯“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③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

④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与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改革是

A.齐国的管仲改革                        B.鲁国的“初税亩”

C.魏国的李悝变法                        D.楚国的吴起变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下列有关两次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变法图强的改革

B.都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为目的

C.都涉及到了土地和赋税问题

D.实质上都承认了土地私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等礼仪道德斥为削国危邦的“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

C.思想文化专制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有

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

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商鞅变法措施中有可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

①连坐法的推行 

②轻罪重罚 

③户赋、劳役沉重 

④重农抑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依据商鞅变法中法令的主要内容,商鞅的思想明显属于

A.儒家学说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⑤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当时北魏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导致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①宗主督护制 

②赋税负担沉重 

③民族关系合理调整

④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碰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促使拓跋部由游牧转向农耕定居生活的因素有

①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

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③宗主督护制

④兴办太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 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下列评论不适合北魏均田制的是 

A、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触动        B、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C、土地占有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      D、农民并未从中得到实际好处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三长制,其职责是

①检查户口

②监察百官

③征收租赋

④征发徭役和杂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颁布均田令                  B、实行汉化政策

C、迁都洛阳                    D、采纳汉族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

②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

③都市繁华,商业活跃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均输法

C.青苗法、免役法              D.保甲法、保马法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有利于改变北宋积弱局面的措施有

①保甲法

②保马法

③将兵法

④设军器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提炼出最能反映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的语句。(2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3分)

(3)上述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商鞅及其变法的?试选择一个角度举例说明。(3分)

(4)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3分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历代对王安石变法毁誉不一,如宋人邵伯温在《闻见录》中说;“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按:指北宋灭亡和宋廷南迁)!”。请回答:(10分)

(1)宋人邵伯温“尽变更祖宗法度”,其具体的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2)宋人邵伯温对王安石的评价正确吗?你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作用?(4分)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4分)

⑵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⑶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