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此材料最能反映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世袭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表明

A.分封的依据以血缘关系为主         B.分封的对象都是同姓贵族

C.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D.分封的目的是为了灭亡商朝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是秦始皇发给驻阳陵将领的铜铸虎符。虎符中分为二,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调发军队,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才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皇帝总揽全国的军事大权  B.阳陵将领有绝对军事调动权

C.皇帝任命地方军事将领    D.虎符颁布于秦统一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中,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材料反映出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藩镇问题        B.疆域版图扩大       C.王国问题        D.相权过大的问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人们通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犯了历史性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在明朝已经被废除了,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没有刘墉这个人

D.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历史上拖得时间最长、斗争最激烈、双方最为世界瞩目的一次大选。共和党阵营小布什和民主党阵营戈尔,破天荒地将总统宝座之争先后诉诸于法庭。最后由联邦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以5票对4票的裁决,一槌定音粉碎了戈尔入主白宫的美梦,把布什送进了白宫。这表明

A.美国实行联邦制                    B.美国总统是由联邦最高法院选举产生的

C.美国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            D.美国奉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代议制形成过程中,德国和英国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B.议会是否实行两院制

C.是否依法治国                      D.国家元首是否握有实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美国1787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A.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传统              B.都体现了民主共和思想

C.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D.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迹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妨碍民主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了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是因为罗马法中流传后世的原则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C.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D. 妇女不得参加任何事务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中国

英国

步枪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火药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中国文明与英国文明间的差距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先苦后甜奇怪味道的中国茶叶,诱发了西方对东方财富的掠夺。由茶叶和罂粟这两种植物引发的战争,改变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史。”关于这场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动国家除了英国还有法国                 B.俄国是最大的获利国

C.中国被迫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           D.中国被迫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商品滞销     B、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的抵制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这段材料表明

A.《天朝田亩制度》从未实行           

B. 《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有所显现

C.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范围仅局限在安徽、江西两地

D.《天朝田亩制度》有反封建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根本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C、提出了共和国的主张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民主的权利

C、实现了反对满洲贵族统治的目标     D、推翻了中国两千来年的封建制度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下列列强对华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两次是

A.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战争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盲目自信的心态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城市在近代历史上都被辟为通商口岸,其中最早被开埠的是

A、上海      B、天津      C、杭州      D、南京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责任内阁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关于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红军完成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C.有利于抗日,出现了革命新局面          D.表明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破产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准确的是                                        

A.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B.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C.标志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和作用的正确表述               

A.使中国的抗战变为全民族的抗战      B.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C.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D.消除了国共两党之间的阶级矛盾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决定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最重要因素是

A、国内形势       B、社会性质       C、国际形势     D、社会的主要矛盾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国民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

A、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D、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

A、赔偿白银二亿两                 B、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开辟内河新航线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在抗战期间,蒋介石夫妇曾被英美两国邀请到开罗参加国际会议,受到如此礼遇的原因是

A、蒋介石的国际威望提高   

B、中国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C、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D、日本企图拉拢蒋介石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               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C.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               D.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伯利克里时期选民在城邦总人口中的比重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英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

 

 

 

时间

情况或改革措施

1832年

在市镇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付10镑以上房产租税者,在郡乡中,年付10镑田土租税的六十年长期田地租用者、年付50镑田土租税的短期田地租用者及年付2镑地税的自有土地者皆享投票权。

1884年

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

1918年

英国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1969年

凡是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院的选举

材料三    美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

时间

情况或改革措施

1787年

宪法规定:各州(有选举权的)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指黑人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1920年

国会批准第19条修正案,赋予妇女选举权

1970年

国会批准1869年提出的第15条修正案,赋予各种种族肤色公民平等的选举权

1971年

通过第26条修正案,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获得选举权

 

材料四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请回答: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3分)

(2)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9分)

(3)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二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材料三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6分)

(2)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评价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6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下列材料是l945年日本天皇停战诏书的内容:“……帝国所以向英美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而战局……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朕欲忍其所难忍……以为万世开太平……”

回答: 

(1)日本天皇在诏书中认为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他又认为停战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日本停战的实际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8分)

(2)近代史上日本为“帝国之生存”而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分别

如何?(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