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編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全备,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沒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2. 难度:中等 | |
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其门户作用丧失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3. 难度:中等 | |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
4.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在北京看到市民们已剪掉了辫子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沿京张铁路了解中国民情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的认识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6. 难度:中等 | |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实质是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
7. 难度:中等 | |
19世纪60年代中国产生的新经济因素是: ①洋务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近代民用工业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④外资在华企业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晚清时期出现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中体西用”,从根本上维护清朝统治 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在保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D.触犯顽固派利益,遭到反对
|
9. 难度:中等 | |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 ①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促进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运动 ④促进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谓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将发生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B.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11. 难度:中等 | |
“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
12.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图所示人物是“跪着造反”的,其中“跪着”主要是指 A.没有实行早先提出的设议院、定宪法的主张 B.承认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订的条约继续有效 C.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而不主张革命 D.没有和专制主义思想彻底决裂
|
13. 难度:中等 | |
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①西方文化传入,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 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④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4. 难度:中等 |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5. 难度:中等 | |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
16. 难度:中等 | |
近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化 ①受到封建保守势力顽固抵制 ②缺少必要的原始资本积累 ③发展畸形,没有重工业企业 ④推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进步意义的经济形态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④⑤
|
18. 难度:中等 | |
1920年ll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嵌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19. 难度:中等 | |
近代史上江西地区发生过多次重大战争或战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石达开指挥太平军在湖口打败湘军 ②同盟会会员刘道一领导萍浏醴起义 ③李烈钧湖口誓师讨袁,掀起“二次革命” ④北伐军江西歼灭吴佩孚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①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俄国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D.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
21. 难度:中等 | |
比较全面地检验了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会议运动 C.五卅运动 D.省港大罢工
|
22. 难度:中等 | |
史载:启破坏了禅让制,继禹而立。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有扈氏为维护民主传统而战应该肯定 B.启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战应该肯定 C.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应该肯定 D.双方为争夺王位而战,都不应肯定
|
23. 难度:中等 | |
我国古代“天下为家”局面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了 A.家庭观念的变化 B.社会组织的变化 C.社会形态的变化 D.定居生活的开始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商、周时期经济发展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 ②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③出现原始瓷器 ④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哪些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 ①青铜器司母戊方鼎 ②二里头遗址 ③殷墟 ④甲骨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6. 难度:中等 | |
鉴定区别商代青铜器和西周青铜器的方法有 ①铭文的内容 ②器皿的用途 ③青铜器的重量 ④是否使用铸造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
27.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采用分封诸侯的办法建立了封建制度 B.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建立军事屏障拱卫王室 C.分封的对象局限在周王室的宗族姻亲范围 D.分封诸侯削弱了西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
|
28. 难度:中等 | |
下列古代文物哪些反映了商朝时期的历史 ①妇好墓出土的玉凤 ②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鱼钩 ③虢国出土的车马和青铜礼器 ④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铸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
29. 难度:中等 | |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古代社会的经济特征 B.高度发达的草原文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
30. 难度:中等 |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下面不能作为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
31. 难度:中等 | |
图为1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出土的牛尊,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铸造的年代最早应该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西汉
|
32. 难度:中等 | |
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当时宫廷的乐舞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
3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我国近代前期民族企业发展状况表 ——根据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编制 材料二 1914年,农商部发给华胜有限公司的采矿执照图 材料三 一战期间,我国创办的主要民族企业图 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1914年创办的塘沽久大精盐公司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材料五 1922~1925年,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表 ……1921年至1922年两年内,日本在上海新设纺织公司六个,在青岛新设三个……。1919年,日本在华纱厂的纱锭数为332922枚,1922年增至621828枚,1925年更增至1268176枚。……在商品倾销方面,帝国主义对华贸易总值,如果以1913年为100,大战期间最低的1915年为79.7。但大战一结束,1919年立即增加到113.6,1922年激增到165.8。 ——引自胡华主编《中国革命史讲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前期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状况。(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分) (4)根据所学的知识和一战期间的国际形势,分析材料四中中国面粉业由战前的进口 为主变为出口为主的主要原因。(2分) (5)材料五反映了哪些现象?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
3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的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革命虽迟我六年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材料四 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与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2分) (3)据材料三说明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2分)材料三中,孙中山总结的俄国革命成功、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从本质上看准确吗?为什么? (3分) (4)为了材料四中的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4分) (5)综合上述材料,对孙中山先生一直追求真理的历程作一简要的评价。(2分)
|
3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在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注:黥、劓,古代的两种刑罚)其傅(注:傅,指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注:徇,游街示众。),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哪一家的思想?(2分)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商鞅新法得以推行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5分)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3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2分)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