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二战的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推出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
2. 难度:中等 | |
图反映的信息有 ( ) ①美苏关系紧张 ②苏联欲与美国“平起平坐” ③战略优势在美国 ④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的是朝鲜战争( ) A.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 B.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 C.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 D.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4. 难度:中等 | |
美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联合国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犹太人的祖先曾在此地生活并建国 B.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悲惨遭遇 C.英国曾发表“贝尔福宣言” D.犹太人的圣地在此地的耶路撒冷
|
6. 难度:中等 | |
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
7.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酝酿着另一次战争的起因。下列几组战争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 ) 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历次中东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B.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线是1956年埃及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C.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 D.1973年10月,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发动大规模战争,打响“十月战争”
|
9. 难度:中等 | |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入侵并占领科威特,接着又宣布吞并这个邻国,一时间世界舆论大哗。与该事件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B.在战争中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空袭伊拉克 C.伊拉克欲谋取地区霸权发动了这场战争 D.战争期间联合国作出了积极努力
|
10. 难度:中等 | |
一位当代中国学者认为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主要指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 ( ) A.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 B.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C.遏止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D.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11. 难度:中等 | |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
12. 难度:中等 | |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B.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具有真正的全球性质 C.在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向跨国行动 D.在方式上只限于游行示威
|
13. 难度:中等 |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
14. 难度:中等 | |
《礼记·王制》中说:“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文中所反映的是 A.宗法制度 B.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分封制度
|
15. 难度:中等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 主要是指 ( ) A.世卿世禄确立 B.社会性质的变化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中央集权制建立
|
16. 难度:中等 | |
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 难度:中等 | |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
18. 难度:中等 | |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所说的“中间路线”是指 ( )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
19. 难度:中等 | |
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给事中(官职名)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的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最终给事中的意见被皇帝采纳。这表明( ) A.给事中为中书省属官,有起草诏令的权力 B.给事中为尚书省属官,负责执行皇帝诏令 C.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封驳审议的权力 D.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行政决策权
|
20. 难度:中等 | |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这段话意在宣扬( ) A.科举制度 B.文官制度 C.行省制度 D.内阁制度
|
21. 难度:中等 | |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
22. 难度:中等 | |
元朝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表明元朝的行省( ) ①仅是地方行政机构,只有行政权②是中央派驻地方,管理地方的机构,具有多种权力 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形式 ④行省权力很大,代表中央行使权力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省”这一行政建制在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秦朝开始设立三省作为中央机构 B.唐朝的三省分别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
24. 难度:中等 | |
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25. 难度:中等 |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实施行省制度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内阁制 D.增设军机处
|
26. 难度:中等 | |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看到雅典民主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
27. 难度:中等 | |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 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
28. 难度:中等 | |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
29. 难度:中等 |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
30. 难度:中等 | |
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 )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政党和三权分立 C.君主立宪政体 D.民主共和政体
|
31. 难度:中等 | |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重要原则是( ) A.中央集权 B.分权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
32. 难度:中等 | |
2010年6月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称总统“胆小懦弱”,最终被奥巴马解职。由此表明美国( ) A.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极力维护区域和平
|
33. 难度:中等 | |
伯利克里认为,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假如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自由民约为16.8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4.5万人,外邦人约3万人,奴隶约l万人。能够表现伯利克里观点的是( ) A.雅典的所有官职向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4.5万人开放 B.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C.16.8万自由民拥有公民权 D.除3万外邦人和l万奴隶之外的约16万人拥有表决权
|
34. 难度:中等 | |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
35. 难度:中等 | |
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引起国内的革命运动,这方面的例证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英国内战
|
36. 难度:中等 |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
|
37.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球任何角落的所有共产主义新苗头断然予以迎头痛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1954—1956年间所采取的“冷战”政策要求,美国应当对几乎所有可能出现共产党挑衅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做出军事反映。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材料三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主要是西方国家和霸权主义发动的战争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战争。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简要说明这两类战争发生的共同原因。(2分) (2)举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表现。 (2分) (3)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4分)
|
38. 难度:中等 | |
(12分)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杜佑《通典》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6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和政治影响。(4分) (3)从汉至元时期,我国选官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其政治根源是什么?(2分)
|
39. 难度:中等 | |
(16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四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可命令他们退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2分)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四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2分)
|
4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指的是什么?(2分) (2)“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具体指什么?(2分) (3)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二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4分) (4)材料二中“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