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

A.青铜制造业发达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

C.畜牧业发达                              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

C.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

B.珐琅彩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

C.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

D.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有助于提高他的社会地位           D.“海禁”政策影响了他的茶叶出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B.科举制度阻碍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深入人心             D.商业活动改变着人们观念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类似王家“以商贾兴”的商人群体的出现,是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的一大特色。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是最著名的商帮  B.商帮主要指相同行业商人结成的商人群体

C.商帮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D.商帮以会馆、公所为联络、计议之所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促进的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后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写道:“l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从经济近代化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牛耕             B.蒸汽机             C.内燃机           D.互联网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这段话中两次提到的“革命”的含义是

A.将印度完全变为英国的殖民地             B.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C.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D.初步构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 “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发展

C.城市化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其本国资本原始积累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后,有英国商人在考察中国的市场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对此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商人企图利用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      B、英国商人缺少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D、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二十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怀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吕轮船公司。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力图改变我国工业布局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工业的垄断

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己的实力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李鸿章认为:“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以喜事。”李鸿章不畏成见,敢于“言利”的表现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汉阳铁厂                          D. 创办京师同文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 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15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所创的三喜牌香烟大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由此,引起了英美烟草公司的嫉妒,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昌牌,将对南洋兄弟公司提起诉讼。南洋公司自知势力不敌,遂将“三喜”改名为“喜鹊”牌,并将原因公之于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的销路反而更好,从上诉材料可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               

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C.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政府的保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为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阶段奠定基础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4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6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6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中国与世界日益连成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纪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的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4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4分)

(4).这些变化在经济上给中国带来了何种影响?(6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两方面说明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主张的含义。(4分)

(3)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4分)

(4)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你能从“中体西用”思想的借鉴中得到哪些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