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曾国藩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清末的军事家、理学家和政治家,但因其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而备受后人诟病,近年来研究曾国藩的人逐渐增多。如果你收集了如下资料,你认为对研究曾国藩最有价值的资料是 ( ) A.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B.“文革”中出版的《曾国藩反动言论》 C.关于曾国藩的史学论著 D.部分曾国藩日记、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
2. 难度:中等 | |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 ( ) ①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②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 ③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④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图中,反映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有( ) ①秦铜权图 ②半两钱 ③宜侯夨铜簋 ④虎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最相近的是( ) A.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 C.中央官制 D.皇位世袭制
|
5. 难度:中等 | |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
6. 难度:中等 |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
7.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
8. 难度:中等 | |
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
9. 难度:中等 | |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
10. 难度:中等 | |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 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 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
11. 难度:中等 | |
日本天皇1937年9月2日发出的《宣战诏书》称:“今朕之军人,正排除万难,发扬忠勇,只为促进中华民国醒悟,迅速确立东亚之和平,别无他意。朕期望帝国臣民鉴于今 日之局势,忠诚奉公,同心协力,以襄助达到所期之目的。”这段话最能证明的是( ) A.天皇是日本人的神圣偶像 B.天皇是日本最高统治者,是军队最高统帅 C.天皇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负责人 D.天皇为东亚和平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动员
|
12. 难度:中等 | |
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武汉、广州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之前为战略防御阶段。下列战役发生于战略防御阶段的是( ) ①太原会战 ②百团大战 ③徐州会战 ④枣宜会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华民国第一届参议院的历史贡献的是( ) A.促成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制约了袁世凯的独裁行为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D.确立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14. 难度:中等 | |
1919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上海《新闻报》上发表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下图)。对该漫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民众团结的重要性 B.体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 C.褒扬了爱国学生的先锋队作用 D.反映了五四运动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
15. 难度:中等 | |
图记载的是中共建军史上最早的阅兵式情景,摄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初。这次阅兵是为了 ( )
A.纪念秋收起义成功 B.声讨日本制造八•一三事变 C.欢送工农红军长征 D.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是某班同学在一次课本剧活动中,还原1935年遵义会议现场的努力,其中可以确信的是( ) A.毛泽东被推举为中央主席 B.共产国际代表被驱逐出境 C.井冈山斗争经验被广泛认同 D.毛泽东思想被写进党章
|
17. 难度:中等 | |
1943年蒋介石出版《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 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 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 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 的之一是 ( )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18. 难度:中等 | |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了一口气, 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 地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 愿望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19. 难度:中等 | |
民主革命时期国民党、共产党曾两度合作。这两次合作的目的分别是为了( ) A.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建立中华民国 反帝反封建 C.反帝反封建 抗击日本侵略 D.抗击日本侵略 完成祖国统一
|
20. 难度:中等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成果有( ) ①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两次和国民党合作 ④提出“一国两制”统一祖国方案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1. 难度:中等 |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开幕。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展政府主席 B. 会议开幕之日北平昼夜长短大致相等 C.在全国工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展代表大会职权 D.《中国人展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23. 难度:中等 | |
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 ②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 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 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
25. 难度:中等 | |
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
26. 难度:中等 | |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
27. 难度:中等 |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
28. 难度:中等 |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29. 难度:中等 | |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
30. 难度:中等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31. 难度:中等 |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之印章”封泥 材料二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三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四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联系材料一根据材料二,指出周亚夫丞相职务被免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周亚夫先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的原因有何不同?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6分)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请说理由?(10分)
|
32. 难度:中等 | |
(10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事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6分)
|
33.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的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四 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五 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导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4分)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一,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2分)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