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梁启超认为:“专制者不独君主国,而民主国亦有非立宪者(有立宪之名,无立宪之实,则等于非立宪)。”梁启超所说的“非立宪者”可以是近代的(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
2. 难度:中等 | |
1917后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评论道:“俄国此次革命之成功,未始不受吾国历次革命之影响。今吾更将依俄国革命成功之影响,以厚我共和政治之势力。”李大钊对二月革命的认识 ( ) A.是正确的,因为中国民主革命影响到了俄国 B.是错误的,因为二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是正确的,因为二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是错误的,因为二月革命后建立的临时政府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
3. 难度:中等 | |
1931年6月,日本陆军省与参谋本部拟成“解决满洲问题方案”,要求关东军首脑部在一年里避免卷入黑龙江省排日活动而产生的纠纷,万一发生纠纷时,只限于在局部范围内处理,不扩大其范围。但事实是3个月后出现了九一八事变并扩大化。九一八事变反映了 A.中国排日活动刺激九一八事变爆发 B.日本军方不希望发生九一八事变 C.日本文官政治和军人政治的二元化 D.日本要打破华盛顿体系
|
4. 难度:中等 | |
在某个时期美国政治文化中出现了“围堵”、“解放”、“多米诺骨牌”、“威慑”、“遏制”等概念。这些概念出现的时期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一战时期 C.二战时期 D.冷战时期
|
5. 难度:中等 | |
英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
6. 难度:中等 | |
1949年5月10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把德国分为两个敌对的主权国家。这种分裂 ( ) ①是东西方分裂的标志 ②是美苏争霸的产物 ③以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为基础 ④粉碎了统一整个欧洲大陆的所有希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了( ) 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
|
8. 难度:中等 | |
尼克松说:“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不满的种子”不包括( ) A.一党执政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C.国际地位不高 D.思想高度统一
|
9. 难度:中等 | |
1973年2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基辛格时说:“以前的分人,现在我们的关系是叫做什么friendship(友谊)”。中美关系发生改变的根本因素是( )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维护自身国家利益 C.中国需要与美国合作对抗苏联 D.美国与苏联争霸失败
|
10.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在经济方面形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
11. 难度:中等 | |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当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完成考茨基之流说我们实行这种‘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过错时,他们实际上起了资产阶级走狗的作用。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列宁所说的战时共产主义的“功劳“指( ) ①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 ②保障军事战争胜利 ③为粉碎同盟国进攻创造的必要条件 ④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的金融风暴的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场严重 的慢性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融风暴对投机者打击大 B.大萧条使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C.金融风暴比大萧条对美国经济危害大 D.大萧条由金融风暴引发
|
13. 难度:中等 | |
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 ) 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B.社会主义是天堂 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 D.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
|
14. 难度:中等 | |
二战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体现在经济生活中是( ) A.出现了“混合经济” 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 D.福利国家
|
15. 难度:中等 | |
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体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 ) A.公司变成工人所有 B.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 C.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 D.公司变为国有企业
|
16. 难度:中等 | |
从1953年到1963年的11年中,美国向南朝鲜提供的经济援助总额达26.89亿美元,占同期美国全部外援的十分之一强。美国对南朝鲜经济援助的真实意图是( ) A.遏制中国 B.加强南朝鲜经济 C.与苏联对抗 D.统一朝鲜半岛
|
17. 难度:中等 | |
20世纪70年代“美金”重新变成“美元”。这种变化( ) A.说明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B.主要由美苏军备竞赛导致 C.表明世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 D.由于布雷顿森森体系崩溃导致
|
18. 难度:中等 | |
二战后大行其道的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遭遇到了危机。凯恩斯理论危机的背景是 ( ) A.西文出现了“滞胀” B.西方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期 C.完全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D.其他经济学理论的攻击
|
19. 难度:中等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变化说明 A.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 B.社会制度异同依然阻碍各种经济交流与合作 C.关贸总协定一直推动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经济发展 D.资本输出是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最重要形式
|
20. 难度:中等 | |
“欧洲的进步归功于更快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归功于对美洲大面积地区的征服和殖民所带来年收入,以及来自它同亚洲和非洲的贸易所带来年收入。”所体现的史观是( ) 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文明史观
|
21. 难度:中等 | |
1900年4月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男爵发表题为《19世纪热和光的动力学理论上空的乌云》文章,指出“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解决这两朵“乌云”理论分别是( ) ①牛顿力学体系 ②相对论 ③量子理论 ④黑洞理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1923年张君劢在《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中说:“近三百年之欧洲,以信理智信物质之过度,极于欧战,乃成今日之大反动。吾国自海通以来,物质上以炮利船坚为政策,精神上以科学万能为信仰,以时考之,亦可谓物极将返矣。”从中可以看出张君劢 ①抨击科学万能 ②目睹一战有感而发 ③认为科学一无是处 ④认为人生的意义不能单纯依赖科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二战中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从整体史观来看是 ( ) A.美国的原子弹 B.苏联的对日宣战 C.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D.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
24. 难度:中等 | |
很多西方学者在研究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关系时,“国际事务中的每一个事件都被放在冷战的框架中,被理解为是增强了或是削弱了这场对峙中某一方的势力。”他们的认识( ) ①把国家间的冲突置于优先与核心地位 ②从现实主义角度解释历史事件 ③没有体现全球意识的成长 ④主要关注战争与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随着全球经济日益联系密切,关于“全球化的政治秩序”的讨论越来越多。《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认为:“伴随全球市场和生产的全球流水线的形成,全球化的秩序、一种新的规则的逻辑和结构,简单地说,一种新的主权形式正在出现。帝国是一个政治主体,它有效地控制着这些全球交流,它是统治世界的最高权力”。对“帝国”设想理解错误的是 A.帝国就是新的全球的主权形成 B.帝国真正地统治了整个世界 C.没有国界限定帝国的统治权 D.帝国就是以前的帝国主义国家
|
26. 难度:中等 |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之后,苏联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系。因此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就成为苏美英三国首脑共同关心的重大战略问题。……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亲自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改善苏联的处境。斯大林指出“……我也想到开辟这一战场是有困难的,但是我认为,应该不顾困难开辟这样的战场,这不是但是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而且也是为了英国本身的利益。”7月21日,丘吉尔在给斯大林的回信中说:“如果大规模登陆,会遇到一次血腥的还击,而小规模的袭击只能导致惨败,这对我们两国都会是弊多于利的。” 材料二:1942年3月初,罗斯福向苏联大使李维诺夫表示,为了尽力开辟第二战场,他“正对英国人施加压力”,并准备派遣美国军队前往英国。3月9日,罗斯福给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了“在欧洲大陆开辟新战场的计划”……4月8日,霍普金斯·马歇尔带着总统批准的“计划”抵达伦敦,经磋商,丘吉尔同意“西欧作战计划”。 材料三:6月12日,英和美苏同时发表共同声明: “对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完全达成协议”……然而,英美一面同苏联达成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另一方面,事实上又没有在1942年对欧洲西线德军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清醒地看到,英美两国同样面临着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危险。因此丘吉尔和“俄国的危难看成是他们的“危难”;罗斯福地把“俄国战场”看成是他们的“最大的依靠”,而英美就开辟第二战场与苏联达成协议,就是利用外交手段在政治上、道义上支持苏联,指望苏军顶住德军的进攻并保住自身的安全……当时盟国在整个西欧地区,除直在西欧的兵力还不够强大……英国损失的运输船舰有待于恢复和发展。美国海军还要应付太平洋战争。 ——以上材料均摘自顾学顺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概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大林所说的“共同事业”指的是什么?丘吉尔拒绝斯大林立即开辟第二战场的理由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材料二中美英就开辟第二战场做出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美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采用两面手法的原因。(8分) (4)综合中述材料,英美苏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说明了什么?(2分)
|
27. 难度:中等 | |
(14分)材料一:缔约各国为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羊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维持正义并恪遵条件上之一切义务。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联合之宗旨为: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做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二、发展国际间以新生人民平等权利及自然原则的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的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民生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活动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自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汉有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联和联合国建立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辐入了哪些新的条款?(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的表现。(8分)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联合国的“主要困难”?(2分)
|
28. 难度:中等 |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者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工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伞兵 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是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两院联合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谭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各国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伙伴关系和实力是持久和平的发展的两个支柱,谈判则是第三个支柱。因为通过我们愿意同共产党国家以公平和认真的方式讨论分歧的态度,可以更加令人信服地说明我们是致力于和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一、二,分析归纳杜鲁门和尼克松推行的外交政策的异同。(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和尼克松时期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10分) (3)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