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山东省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

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

动。”雅典人“适当地讨论其后果”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元老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恩格斯曾说“(希腊人)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

其他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下列因素中不能说明希腊为“其他民族无法企及”的是

A.城邦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B.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C.拥有史诗、戏剧、哲学等世界文化珍品  

D.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

是非常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

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以下选项最能

反映材料本质的是

A.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方式

B.雅典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政治

C.雅典民主的泛滥,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

D.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

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

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 

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日益受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

新的失败”“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恩格斯在这里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度    

B.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C.创立抽签和差额选举公职的制度 

D.确立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

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

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其中“人人”是指

A.除奴隶以外的公民         

B.全体的贵族

C.全体罗马共和国的成员     

D.外邦的自由民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

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

农必须严加惩治。”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罗马法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罗马法是奴隶主统治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④罗马法是世界史上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古代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

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

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这说明这一时期

A.英国国王仍然实行专制统治        

B.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

C.英国上院是国王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 

D.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09年6月4日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

必须行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这里所说的英国首相“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是指

A.超越女王成为国家的象征

B.重新提名进行组阁

C.扩大议会的权力                 

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

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以追求强国为起点,以落得虚弱兼分裂的国家而终结”,再一次地证明了这样

一个真理:一个大国如果任由民族主义情绪泛滥,却又缺乏民主和保护自由抗争的机制,这

一定会导致本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浩劫。符合上述评论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

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

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

的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

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此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

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

的特点不包括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B.实行代议制民主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

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内阁成员      B.帝国议会      C.联邦议会         D.帝国皇帝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

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汉斯·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推行海外扩张政策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

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

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巴黎公社的成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罗伯特•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成

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的大规模斗争。”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前提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走上历史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进步的思想家善于理论总结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原因包括

①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目标 

②第一次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血腥性 

③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④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对于巴黎公社的最终失败,马克思说“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他们进行了公

社的选举,失去了大好的时机,而组织公社等等又浪费了更多的时间。”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         B.巴黎公社的选举是不合时宜的

C.巴黎公社缺乏斗争经验         D.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

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

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一个西方国家的出版物中写道:“在德国,有两个疯子,他们创造了一个幽灵。

这个幽灵改变了世界的局势,荡涤着资本主义的制度,形成两种社会制度的并立。”这里提到

的“两种社会制度的并立”成为现实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第一国际                        D.十月革命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有位苏联学者曾说:“美苏持续40多年的‘冷战’,责任主要在美国一方,正

是它咄咄逼人的进攻,迫使苏联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这种“咄咄逼人的进攻”主

要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柏林墙的修建 

④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二战后,为了避免整个德国经济彻底崩溃,美国改变了他们的占领政策,但并不

完全像人们后来所说的是出于人道的原因。美国改变后的政策应该指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北约组织    D.《布雷顿森林协定》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

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

约”。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华沙条约》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

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六国之间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58年法国戴高乐上台后立即向美国闹独立,要求平起平坐,提出欧洲是欧洲

人的欧洲,并且主张单独与苏联建立“缓和、谅解和合作关系”。其历史背景是

A.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减弱,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B.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欧洲共同体建立,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D.西欧经济恢复,各国间加强了联系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

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

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

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关于当前及今后的世界格局,学术界出现了“单极”(美国)、“两极”(中、美)、

“多极”(美、俄、中、欧等)、“一超多强”(美国与其他主要大国)、“无极”等不同提法。

之所以出现世界格局变化的多种观点,原因主要在于

A.“冷战”的结束

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D.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

值在于

6ec8aac122bd4f6e

A.完成了历史图片的释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素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我国自古就有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写春联的习俗。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

联,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

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

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

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

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及田主姓名,

编制图册,史称“鱼鳞图册”。明朝政府编制“鱼鳞图册”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限制土地兼并                   B.便于分配土地

C.便于征收赋税                       D.便于奖励垦荒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

点是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

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     

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繁荣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无成双”等都是关于宋朝

钧瓷的说法,图中所示为宋朝钧瓷中的精品,这种瓷器最有可能产于                                     

A.官营手工业        B.田庄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作坊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

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

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陶朱公:范蠡,春秋末期人,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

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过的有

A.商品交换时用纸币                

B.以做瓷器生意为主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做一些棉花生意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世博园中国展区的展厅中,传达中国

古典城市的智慧。下列情景中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①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②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③众多商人居住在会馆  

④卞河上有装满粮食的运输船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

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或募勇抗倭;

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徽商吴鹏翔信守儒

家“明允笃诚”“取予有义”。材料体现了徽商哪些精神

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②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 

③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

④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

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

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

——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材料二: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

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

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

的困难。

请回答:

(1)材料一,概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6分)

⑵有人依据材料二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

理由。(6分)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

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第一国际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

形势下产生的。1848年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

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与此同时,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日益加剧,无产

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

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必须在

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种国际主义

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

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他们甚至没有想到,……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

出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当然符合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但却使俄国革命有别于以前西欧

各国的革命……。

……“孟什维克和社会主义革命党的口头禅是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

水平。”……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

平”究竟怎样,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

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他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

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本书上

读到过,说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

——列宁《论俄国革命》

请回答:

⑴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物质生产、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指的是什么。(6

分)

⑵据材料二概括第一国际产生的历史条件。(6分)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什维克强调的“文化水平”的含义是什么?针对材料

中孟什维克的论调,列宁提出了怎样的观点?(6分)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

6ec8aac122bd4f6e

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

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3 300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

工冶铁。那么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到2 500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

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锄、凿和各种刀具,从而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

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兵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

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

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

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

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

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清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

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来。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崇朴”“循规蹈

矩”向“糜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

请回答:

⑴材料一的内容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

理由是什么?(6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6分)

⑶据材料三,分析运河航运对当地产生的影响。(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