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
2. 难度:中等 | |
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
3. 难度:中等 | |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
4. 难度:中等 | |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 ) A.战国的军功爵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唐朝的科举制 D.明清的科举制
|
5. 难度:中等 | |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这里的“两方”是指( ) A.地主、农民 B.贵族、平民 C.平民、奴隶 D.奴隶主、奴隶
|
7. 难度:中等 | |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发展中的最主要的贡献是( ) A.民主的制度 B.自由的传统 C.法律的建设 D.国家的统一
|
8.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他依据的是( )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9. 难度:中等 | |
2010年3月1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向英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兼外交使团副典礼官马丁递交国书副本。刘大使应该将国书的正式文本递交给英国( ) A.国王 B.首相 C.财政大臣 D.外交大臣
|
10. 难度:中等 | |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 )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
11. 难度:中等 | |
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图海报。下列各项适合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 ) A.英国的两党及其代表的不同阶级的利益 B.美国两党对垒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英国的两党制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产生 D.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对独立战争的影响
|
12. 难度:中等 | |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 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
13. 难度:中等 | |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 A.实行民主选举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君主无实权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14.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粉饰门面”是指( )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D.在形式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15. 难度:中等 |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
16. 难度:中等 | |
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权。”该檄文与下列哪次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结局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 难度:中等 | |
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C.租占旅顺、大连 D.修建满洲铁路
|
18. 难度:中等 | |
1906年12月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会上,章太炎发表演说:“以前的革命,俗称强盗结义;现在的革命,俗称秀才造反。”章太炎所说的“秀才”指( ) A.地主阶级的洋务派 B.地主阶级的顽固派 C.资产阶级的维新派 D.资产阶级的革命派
|
19. 难度:中等 | |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
20. 难度:中等 | |
青岛的五四广场以纪念五四运动而得名,其标志性雕塑被称为“五月的风”。这是因为( ) A.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B.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中心地 C.和青岛有关的问题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D.青岛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而命名的
|
21. 难度:中等 | |
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 A.第一国际成立宣言书 B.声援巴黎公社的倡议书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总结性文件
|
22. 难度:中等 | |
十月革命开辟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把俄国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在( ) ①革命后苏维埃组织掌握国家政权 ②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 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
|
24. 难度:中等 | |
根据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
|
25. 难度:中等 | |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日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目是:“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中国?”结果,回答国民革命的有725票,而其他选项的票数不足30票。这里的“国民革命”是指( ) A.开展工人运动,夺取全国政权 B.反帝反军阀,谋求中国的统一 C.发动工农革命,实行武装割据 D.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
26. 难度:中等 | |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皆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请回答: (20分)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6分)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2) 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5分)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为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就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 “……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3) 材料三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 新旧体制之间不断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6分)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3分)
|
28.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1)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5分)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5分)材料三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美国和中国政治制度结构的示意图 新中国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图示 材料二 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4年正式确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美和中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其形成的相关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6分) (2)简要分析上述政治体制的确立对英美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6分) (3)简要说明中国建国初建立的政治体制的作用。(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指出近现代东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