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辽宁省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 神话传说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汉朝时期    D. 唐朝时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 “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 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 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D. 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一般来讲,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工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京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

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

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6ec8aac122bd4f6e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李鸿章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                    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D.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男人托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列强的扩张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人说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的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结果是进步的,使美洲和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B.他开辟新航路的品格是高尚的,为美洲的发现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C.他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正义的,加快了美洲的发展

D.他开辟新航路的手段是先进的,最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7世纪世界上的头号贸易强国,拥有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 荷兰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历史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呈现历史的真实。下图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情况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                   B                   C                 D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反映了西欧国家

A.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        B.由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

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合作      D.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11年5月德国“毒黄瓜事件”发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暂时禁止来自德国的黄瓜及相关产品入境。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A.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坚决抵制全球化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遇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 “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材料五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2分)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2分)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3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5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太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筒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晨,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2分)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