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安徽省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987 年2 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 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国两制”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反映出中国政府

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政策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2年1月11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印度驻华使馆举办的中印联谊活动并致辞,他说:“中国和印度的和平发展,对对方是机遇,对世界也是机遇。”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72年3月1日,美国《太阳报》载:“由于在访问结束时发表了公报,尼克松和中国领导人似乎完成了这种不可能的事。”对这一评论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评论针对的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北京签署联合公报

B.访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宣告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不可能的事”指中美两国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合作

D.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使用否决权最少的国家,但“在必须使用否决权时,中国当然要使用,该出手时,中国一定会出手。” 2012年2月9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表决时投反对票。这表明中国

①在涉及民族尊严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②处理国际问题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

③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

④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表明美国(  )

A.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B.发起对苏联的冷战

C.确立全球霸权战略

D.意欲干涉他国事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 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欧盟成立

C.苏联解体

D.911事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主张削弱君权

C.倡行“郡国并存”制度

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lie)点之人物。”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A.提出“致良知”学说

B.主张儒、佛、道并重

C.创立了理学体系

D.致力于复兴儒学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妇女解放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平等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一位法国书商的订书单:“这是我要订购的哲学书籍,列表如下:《穿着睡衣的修女——被揭穿的基督教的书》、《东方专制制度起源的考察》、《自然之道》……”这份订书单可能写于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8世纪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但丁的名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共有几处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此后儒学的地位如何?(4分)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 (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向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牛顿科学成就的思想价值。(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改善并将保持这种不断的进步? (2分)

(3)启蒙运动的目标与文艺复兴相比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6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角度说明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3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第38章》

材料二: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2003年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史》

“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但是在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他们(中国人)的学生了。”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老子反对仁义礼乐的理由是什么?(4分)与之相对应的治国理念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的道德观与文艺复兴时期有何不同?(4分)原因有哪些?(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旧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有何特点?(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