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
2. 难度:简单 | |||||
“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3. 难度:简单 | |||||
“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
4. 难度:简单 | |||||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 “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5. 难度:简单 | |||||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6. 难度:简单 | |||||
某部电视剧以唐代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 是电视剧中 “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7. 难度:简单 | |||||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
8. 难度:简单 |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9. 难度:简单 | |||||
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其反映的实质是
|
10. 难度:简单 | |||||
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材料指出当时的中国社会
|
11. 难度:简单 | |||||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体现了下列哪一经济学思想
|
12. 难度:中等 | |||||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13. 难度:中等 |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14. 难度:简单 | |||||
四川的一首歌谣写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应该产生于
|
15. 难度:简单 | |||||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
16. 难度:简单 | |||||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
17. 难度:简单 | |||||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
18. 难度:简单 | |||||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9. 难度:简单 | |||||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20. 难度:简单 | |||||
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
21.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均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经济类型是不同的。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
22. 难度:简单 | |||||
2008年中国政府 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
23. 难度:简单 | |||||
“(苏俄)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 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24. 难度:简单 | |||||
2008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灾损报告,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25. 难度:简单 |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26.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
|
27. 难度:简单 | |||||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
28. 难度:简单 | |||||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29. 难度:简单 | |||||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30. 难度:简单 | |||||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了大量的秦简(秦律),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
31. 难度:简单 | |||||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用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
|
32. 难度:简单 | |||||
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的艺术表演,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亚洲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其中,中国的某一剧种以其精彩绝伦的表演感染和震撼了所有观众,表现“国剧”的博大精深。该剧应该是
|
33. 难度:简单 |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34. 难度:简单 |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说明他认为西方近代文明的长处主要在
|
35.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末,“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归功于
|
36. 难度:简单 | |||||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37.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 同主题是
|
38. 难度:中等 | |||||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
39.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这一潮流“新”在
|
40.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其实质意义是
|
41.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主义与这个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42.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乏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的许多观点深表赞同,对该书也推崇备至。……他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命题。” ——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1)材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思想?他设想的社会保障标准是什么?这种理想社会的实质是什么?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什么主张?它对封建社会有何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的主要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
4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2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4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