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八一九”事件     D.十月革命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09年春天的伦敦,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开始于(    )

A.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现代化漩涡

B.中华民国成立,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命运第一次转折

C.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如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6ec8aac122bd4f6e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如图,下列四幅图是反映海峡两岸关系的有关图片,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6ec8aac122bd4f6e

 

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 

③马英九的胜选表明两岸统一指日可待 

④国际反华势力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巨大障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香港是大陆最大的转口基地,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香港地区的顺利回归使得大陆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分工不存在任何障碍。”使香港地区“顺利回归”、与大陆经济往来“不存在任何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澳门回归促进了两地经济的交往

C.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            D.香港经济的发达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嬴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嬴官司,说明该故事反应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冷战”对峙的原因,不包括(    )

A.社会制度不同                     

B.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C.美苏为首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D.国家利益的冲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

A.欧共体的成立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日本经济的崛起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

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群雄逐鹿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

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

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

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有制生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下列关于图的认识,正确的有(      )

6ec8aac122bd4f6e

①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②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③唐代,在北方黄河流域一带出现                          

④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      )

①耕的是“王田”                 

②纺的是棉布

③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④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吕氏春秋》中记载的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在此神农指出了(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废除井田制的必要性             D.自然经济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此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出现在商周时期             

B.这一现象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而消失

C.这一现象的消失是历史的进步

D.这一现象的出现给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宋代起,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乐于接受这一经营方式       B.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大为加强

C.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D.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无地农民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土地兼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是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②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收入 

③土地兼并的加剧使自耕农纷纷破产,两极分化激烈,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④历代统治者都严格禁止土地兼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元朝时期将工匠编入专门的“匠籍”,称做“匠户”,规定其身份世袭,不得脱籍改业;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允许班匠以银代役;清顺治年间宣布废除“匠籍”。上述变化(    )

①体现出古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制的调整

②使统治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征调各类工匠 

③反映了官营手工业者人身依附关系的日趋松弛

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是最先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材料中“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指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闭关锁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西方学者认为,明中期以来,中国占有世界市场一半左右的白银,它们大多来源于向西方出口商品,而欧洲的白银则主要来自美洲殖民地。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                          (    )

①新航路开辟    

②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③闭关政策防止了白银外流

④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如图为我国古代某朝引进的粮食作物,与该作物同时代的经济现象是(     )                                     

6ec8aac122bd4f6e

A.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

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C.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      )

A.中国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中国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大力发展陆路交通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梁启超在谈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

C.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决定的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人热衷海外殖民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明朝时,浙江某地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浙江有些地方商品经济繁荣         B.明朝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中心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受益最多的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美国      D.英国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重在说明(    )

A.垄断公司的殖民罪恶              B.早期殖民活动的破坏作用

C.“价格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D.殖民扩张对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大批美洲国家的独立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新兴工业城市的大量出现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工业革命的逐步扩展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18分)如图,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请回答:

(1)图一中周恩来倡导的外交原则是什么?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

(2)在万隆会议上,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

(3)指出图三反映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6分)

(4)根据图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3个实例来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4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2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古时贸易用的契券)之法,一交一缗(贯),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下三·会子》

材料三: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交子出现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6分)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引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卡斯提贝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哩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引自《哥伦布遗嘱》

材料三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2分)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4分)

(2)哥伦布在新航路开辟有何重大发现和成就?(4分)

(3)据以上材料,你如何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