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表述与20世纪初的史实不符的是 (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B.整个世界被列强完全瓜分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
2.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三对主要矛盾是 ①法德矛盾 ②法意矛盾 ③英德矛盾④俄奥矛盾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难度:简单 | |
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目的是 ( ) A.与欧洲大陆保持势力均衡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美国涉足欧洲事务 D.便于自己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
4.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末,俄奥矛盾主要表现为 ( ) A.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B.对亚平宁半岛的争夺 C.对伊比利亚半岛的争夺 D.对土耳其的争夺
|
5. 难度:中等 | |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 ( ) A.德国法国 B.奥匈帝国俄国 C.意大利英国 D.德国英国
|
6. 难度:简单 | |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是在 ( ) A.1882年 B.1892年 C.1904年 D.1907年
|
7. 难度:中等 | |
仔细观察下图,曾参加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内陆国是 ( ) A.保加利亚 B.塞尔维亚 C.门的内哥罗 D.奥匈帝国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一战前两次巴尔干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B.都有保加利亚参加 C.使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 D.强化了列强争夺巴尔干的野心
|
9. 难度:简单 |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A.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 B.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10. 难度:中等 | |
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C.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2.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而与法俄结盟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
|
13. 难度:中等 | |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强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C.奥匈帝国皇储被刺 D.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
14. 难度:简单 | |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表提供的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 欧洲列强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根据《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编制 欧洲列强在20世纪初所占殖民地面积对比(以英国为1)
——根据《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编制 A .由于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态度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不平衡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
|
16.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路线,而法国却只有一条东部的边界,俄国只有在西部的边界上有遭到进攻的可能。“我们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之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量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要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引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 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们打翻在地。” ——引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三 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引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大德意志。” ——引自《世界近代史教资料选辑》(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俾斯麦对外政策的主要着眼地域在哪里?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2)据材料二,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内容?
|
1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国……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以帮助。 ——引自1890年《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状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仅依靠英国的恩惠而取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前的政治卑微地位。 ——引自1911年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指刚果)让出来……希望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 ——引自1911年7月24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3)材料三,英国对德国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