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山东省新泰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常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其中首推来自本土的儒家民本思想。下列言论属于孔子的是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出了这样一道题,“□□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问□□应该是哪位思想家?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           B.张载             C.李贽             D.王阳明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B.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C.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B.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面是一部医学著作的部分目录,与此著作同时代的科技成就还有(   )

第一篇平脉法

第二十一篇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第二篇辨脉法

第二十四篇辨疟病脉证并治

第十一篇伤风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八篇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第十二篇寒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九篇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A.《九章算术》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四位同学在合作探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过程中,各自选定了一个子课题;你认为下列哪些子课题较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印刷术——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拓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隆落户同光扬名                      B.明末初创生旦净丑

C.元末明初京城献戏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已经放松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原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同学乙不服气,说: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任,不是太狠,是太好了。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  )

A.普罗塔哥拉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这位哲人是(  )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向他求教。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道:“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知识即美德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彼特拉克曾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体现了

A.人文主义思想                         B.禁欲主义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                          D.专制主义思想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下列运动中,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思想藩篱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的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  )

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实行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专制和自我节制                        D.人治和法治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说:“他们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斗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为此毛泽东明确提出了 ( )

A.城市中心革命论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论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 开创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 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

③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思想

A.① ②            B.②④             C.① 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说:这场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李四光的地质力学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瓦特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音乐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把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音乐先河的音乐大师是

A.舒伯特         B.舒曼             C.莫扎特         D.贝多芬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代表作之一是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唐璜》        D.《十日谈》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材料二  超越性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它往往是经验范围里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我们人还是去追求这个答案。所谓超越性就是要为生命寻找一个意义,寻找一个比生命本身更高的意义,并不满足于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这就是超越性。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材料三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的崛起》

(1)依据材料一对“人性”的阐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人文主义的含义。(2分)

(2)依据材料一对“理性”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的社会根源。(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启蒙运动在核心思想、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超越文艺复兴运动的?并简要分析其根本原因。( 7分)

(4)依据材料二对超越性的解释,请你从古希腊的思想家中找出与之相关的思想观点。(1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1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3分)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2分)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材料五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

(3)概括汉字从起源到秦统一的演变历程。(2分)

(4)以材料五为背景,依据教材说出西方绘画的四个流派。(2分)

(5)印象派绘画于何时兴起于哪一个国家?说出其风格特点。(3分)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心态层面”各指什么历史事件?(3分)

(2)“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有人说:孙中山是中国的伏尔泰,大东亚地区的杰斐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4分)你认为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发展还作出了哪些历史性的贡献?(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