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山东聊城东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民权”“民生”

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新三民主义是改造和发展了旧三民主义而来的

D.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位名人曾放言“90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大跃进”时期的口号

B.这种说法说明了社会上形成严重地浮夸风气

C.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D.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定、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哦独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念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利的利用成为可能”。下列叙述与“这一发现”相符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B.使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C.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D.可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并引起了世界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B.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记者会上,引用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明自己的信念。此言蕴含的理念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A.老子             B.韩非子           C.朱熹             D.李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管子》“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器有禁……”这种规定的实质是

A.划分阶级关系                         B.维护生活秩序

C.处理人际关系                          D.维护等级差别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下列关于苏轼在“词”领域贡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以切身感受和市井风光入词,其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

B.他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C.其词清新俊逸,意境丰富,开豪放词派之先河

D.其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具有浪漫色彩,至今广为流传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

A.一种角色的行当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

A.康有为           B.毛泽东           C.孙中山           D.陈独秀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哪方面思想主张的萌生?

A.民权主义思想                         B.民族革命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                          D.发展实业计划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用公式表述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1/4(资本增长)。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增长实际增长数据核算,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学技术增长+教育增长)。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的比率由较大到较小,科技和教育的比重增大

②重视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

③科技与教育逐步被摆在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比较合理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我们通过张艺谋的影片《活着》中的片断“儿子想拿父亲的铁皮箱子交给街道干部去炼铁”,可以想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大概是( )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杰斐逊曾宣称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其原因是 (  )

A.他是法国移民的后裔

B.受到法国革命的鼓舞

C.他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北美独立得到法国支持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

A.它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B.各国君主还没有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它明确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D.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A.脱离罗马教皇统—德意志地区

B.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D.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②             B.③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6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分)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  “在皇帝(拿破仑)的庇护下,新贵名流才得以保住政权,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

——《拿破仑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恩格斯为何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2分)

(2)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是“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2分)

(3)梯也尔所言“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 (3分)

(4)材料三中的“新贵名流”是指哪些人?在“皇帝的庇护下”,“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说明了什么?(3分)

 

详细信息
4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3小题,共18分)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

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材料三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

明末李贽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唐至明代“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说明李贽这一看法形成的原因。(4

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