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河北省高二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C.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令侍中儒者皮弁缙绅,射牛行事。……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禽及白雉诸特,颇以加祠……皆至泰山而然后去。”《史记》中关于汉武帝封禅的这段记载反映了

A.孔子恢复周礼的主张完全实现            B.儒学偏离了“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C.儒学始终保持着正统思想的地位           D.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形成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文学史家在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时指出:“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倬、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材料反映出魏晋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是  

A.内容清新自然,风格平淡朴实            B.干预社会生活,突出教化功能

C.反映民众疾苦,针砭社会现实             D.注重修辞形式,强调对偶声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撰文声称:“国人等欲脱蒙味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下列文章与陈独秀认为的“科学”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A.孔子首创私学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处世观

B.亚里士多德一生实践“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治学精神

C.达尔文实地考察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

D.毛泽东认真思考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据,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 ……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

① 认为万国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  ② 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③ 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④ 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 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这一主张     

A.体现了“双百”方针                    B.不利于文艺繁荣

C.捍卫了社会主义文化                    D.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先后经中央书记处、40000名党员领导干部、50余名老干部、中央政治局和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议数次讨论,广泛征求了党内外的意见。经起草小组七易其稿,多次修改,历时16个月才趋于成熟。中央如此慎重的目的在于    

A.深入推进拨乱反正                     B.正确评价“文化大革命”

C.促进党内思想统一                     D.肯定了“毛泽东思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据《中国教育》载:“六五”(1981–1985年)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到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格外好售。这主要反映出   

A.中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改革开放促使国人渴望了解世界

C.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           D.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外语人才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

A.强调发展个性,追求民生平等            B.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C.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至上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 至 1660 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 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 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科学精神高涨      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人文精神增强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这个时期……有不少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最可能的特征是

A.蒙昧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法国无神论者让?梅叶认为:“为了建立良好的信条,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直、诚实和自然地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不要空谈信徒的偶像崇拜经验。”下列对此观点的解释最为恰当的是   

A.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D.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一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上述材料论述了下列哪一观点

A.人民主权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社会契约论        D.天赋人权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不同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才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B.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D.近代科学理论在争鸣中不断发展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的主旋律是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D.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对以下三幅中外美丽作品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赵孟頫《兰竹石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莫奈《日出﹒印象》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毕加索《格尔尼卡》

A.作者时代或国别:宋朝、法国、西班牙

B.类别:文人画、印象画、现代派

C.艺术特点:“境生象外画中诗”、“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造型写实”

D.评价: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   国

西   方

宋应星(1587-1661)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1)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4分)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材料二 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时期

教育家人数

特点和地位

春秋

战国

5位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两宋

时期

38位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清末

民初

228位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

——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2)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2分)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  该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

 

学校数(单位:所)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1949年

27476

66

41

193

3.89

1.77

1998年

34480

4635

303(含民办高校)

951

571.5

51.4

(3)据表格中的数据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教育的主要变化。(2分)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4)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2分)19世纪末,德国在科技领域创造了哪些奇迹?(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 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 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极为椎崇。

(1)依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5 分)

材料二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变化。(3分)

材料四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3)归纳指出材料四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2分)同时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2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后人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子?和氏》

材料二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於法术,皆未尽善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3分)韩非子对其措施有何评价?(2分)

(2)据材料三,概括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并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