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实行方国联盟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受宗法血缘影响           D实行分封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王朝尽管昙花一现,却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  )

A.中书省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

C.参知政事和宣慰司                      D.枢密院和三司使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②雅典的民主政治为人类文明中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  )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对罗马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罗马法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罗马法保护奴隶制度                    D.罗马法是欧洲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首相只对皇帝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

A.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革命转化为民主革命

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C.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国际地位的变化,中国从属于西方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  )

① 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④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的地方有: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 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所列各项属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原因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国民党的灭亡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①政局稳定程度 ②经济实力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实力(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西周的政治制度中,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是:(   )

A.卿大夫和富有的士  B.诸侯国君          C.各级贵族和上层庶人 D.周天子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中,最具进步意义的是:(   )

A.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经济                  B.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A.面粉业与榨油业                        B.烟草业与火柴业

C.化工业与钢铁业                        D.纺织业与面粉业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  )

①土地所有制 ②经营管理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 ④产品的分配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表现在:① 资产阶级把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抢占原料产地②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③ 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④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确立(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下列对文中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政府继续奉行有所变化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维护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

C.运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方式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对美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一定的变革和调整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的特点有:① 国家开始参与资本主义生产经营过程② 高新科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③ 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④ 美国资本加强了对西欧和日本的渗透(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以下关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评述,不恰当是:(   )

A.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

B.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C.完全阻碍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D.完全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是:① 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② 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③ 使全球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④ 其目的是全球共同发展(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东西方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其政治制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请回答:

(1)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它有什么突出特点?(3分)

(2)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请说出这一时期雅典国家三个主要权力机构的名称。(3分)

(3)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而中国明清时期也曾设置内阁。简要指出二者的两处不同。(6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轻,给予机户,按稠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3分)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5分)

(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2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但事与愿违,大萧条日益加剧。严酷的事实表明,自由放任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胡佛政府的范围及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摘自《历史比修II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从3月9号制定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号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到国会议员们宣告休会那天,罗斯福已经发表了十次重要演说,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建立了每周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各两次惯例;宣布了废除金本位制,向国会提出了15篇咨文;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准许公开经营啤酒,以及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3分)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的政策与胡佛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分)

(3)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其结果是胡佛以失败而告终,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境,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