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练习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希特勒认为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是

A.消灭苏联                             B.消灭英国

C.消灭中国                             D.消灭美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941年加入三国军事同盟国的不包括

A.罗马尼亚                             B.匈牙利

C.保加利亚                             D.波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开始于下列哪一事件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德占领捷克

C.德突袭波兰                           D.德侵入巴尔干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直接原因

A.美国放弃“中立”政策                  B.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日本要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D.美国的战争准备尚未就绪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都是绥靖政策的直接结果                B.法西斯军队都实行突袭

C.都使世界人民受到极大鼓舞              D.都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失败的命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40年7月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日本为中心

②把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③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④严重威胁到美英等国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的原因不包括

A.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B.各国都要求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

C.英美与苏联联合可壮大自身力量

D.英美与苏联矛盾彻底消除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事件有

①《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②苏美英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

③慕尼黑会议召开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B.美国修改《中立法》

C.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美英宣布支持苏联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法西斯力量逐渐联合起来,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据此回答: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和标志是什么?

2.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军事行动?举出2例。

3.简要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0年6月,日本当局叫嚷:“不要误了班车。”4月26日,日本内阁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规定日本的基本国策是:“建立以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为基干的大东亚新秩序。”“皇国目前的外交是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根本,首先将重点置于结束中国事变方面。”

材料二 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孤立地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近卫也好,松冈也好(二人为日本当时的首相和外相),对中国事变都灰心了……他们说,解决中国事变的道路,应该把面向中国的力量转移到南方。”

材料三 1941年7月2日,日本内阁决定“不管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的目标前进,同时,为确定自存自卫的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并声称“不辞对英美一战”。——上述材料均引自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当局为什么叫嚷“不要误了班车”? 为此而确立的基本方针和重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

3.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