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央视二套《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 ”,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

①秦以前人们以金玉为印              ②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③秦以后玉玺为皇帝独有                ④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江南贡院始创于1168年,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江南贡院举行。江南贡院见证了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该制度产生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对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国代表团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C.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新华网华盛顿2008年11月4日电:美国各大电视网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为第56届美国总统。下列表格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中的(     )

届数

总统

党派

……

……

……

第49、50届

里根

共和党

第51届

布什

共和党

第52、53届

克林顿

民主党

第54、55届

布什

共和党

第56届

奥巴马

民主党

A.联邦制          B.制衡原则         C.两党制           D.分权原则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     )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B.突出反映了农民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

A.发生在顺治时期

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所列各项属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原因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

A.民主改革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         D.民族区域自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充分肯定了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同时指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实指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当时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统治阶级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

D.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   )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果不是蒸汽机提供了相对无限的动力,工业革命很有可能会在仅仅增加了纺织品生产的速度后逐渐消失……。”为此,我们必须感谢的人是(     )

A.牛顿                                 B.瓦特

C.法拉第                               D.西门子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的真实含义是(   )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

A.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B.遂社会主义工业的政策和态度

C.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不同

D.是否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2002年湖南湘西传出令中国考古界兴奋的消息:大批秦朝官方文书档案重见天日,至今已出土数量达36000件。这批文书属于地方县政府档案,从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之年直至他去世,一年不缺。请推测这批书写在竹木简上的秦代文书档案的主要文字字体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楷书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郑和“宝船”和“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判断自己所处位置采用的方法可能分别是(    )

A.指南针和卫星导航                      B.北斗星和罗盘针

C.牵星术和电磁波                        D.牵星术和卫星导航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

A.熄灭电灯一分钟                        B.轮船鸣笛三分钟

C.教堂敲钟84响                         D.齐奏《英雄交响曲》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文学体裁及盛行的时期,连线正确的有(    )

①赋—汉朝 ②诗歌—唐朝 ③词—宋朝 ④散曲—元朝 ⑤小说—明清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民主思想                             B.人文主义

C.知识即美德                           D.理性思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

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5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6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  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2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5分)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4)你认为16世纪之后,中国没能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有哪些?(4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如图所示)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6)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1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