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陕西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诗经》名句不能直接反映宗法分封制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C.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D.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英国人杜麦思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思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

B.明代地方设三司,高度集权于中央

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枢垣记略》记载:“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这反映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办理军政要务                         B.保守国家机密

C.负责公文缮写                          D.参与大政决策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A.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了宋代,大臣上朝只能站着

B.谏官在唐朝是宰相下属专门谏诤皇帝过失,宋朝时独立于宰相并监察宰相

C.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D.清初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引自《吕氏春秋》)确切地讲,材料用神农的话指出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井田制瓦解的必然性                    D.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千耦其耘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私有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半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棉花已经广泛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             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主要变化有

① “君权神授”           ②“天人感应”

③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      ④提出“民贵君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该是  

A.穷理的方法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

C.我国在宋代就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D.宋代开始突破“海禁”政策鼓励对外贸易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京剧《秋江》在欧洲演出,演到半截,后排的观众都站起来,看看舞台上是不是真的有水。当他们看到还是那个平平的舞台,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便爆发出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上述情景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哪一特点

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九卿

(一)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二)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皇明祖训》

请回答:

(1)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为此,北宋统治者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决的?(4分)

(3)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是如何认识丞相作用的?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4)综合上述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清朝皇帝雍正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实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江苏松江府等。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一带各村庄都种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中国古代商业史》

(1) 材料一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什么?请你根据材料二归纳清世宗(雍正帝)的观点(2分)

(2) 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3) 材料二中雍正帝的观点是否有利于材料三中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王朝为落实雍正帝的这道谕旨采取的具体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最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4) 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4分)

(2) 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3) 结合前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董仲舒和朱熹思想对儒学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3分)

(4)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4分)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京剧自产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深受人们的欢迎。但在今天,京剧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请你就如何发展京剧艺术提几点合理化建议。(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认识?(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