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二期(2013年3月下)(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这种对人心本体的界说与下列哪一思想是一致的

A.“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B.“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C.“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二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D.“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正如汉金斯所说:18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达朗贝尔描述了他所目睹的自然哲学中的革命:“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哲学方法的发现和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的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自然。”该论述反映了科学以及自然哲学的新方法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960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毛泽东直接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进行调研。并在这期间主持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这些行动表明中共中央

A.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为八字方针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

C.放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             D.坚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学者们认为,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族意识极大觉醒,表现在

A.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D.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动员和参与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

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奋斗方向

B.确定近期的革命目标是统一中国

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由于这些决议的成立及其实施,国民党一党独裁制度即开始破坏,在全国范围开始了国家民主化。这就将巩固国内和平,使我们党及我党所创立的军队和解放区走上合法化。这是中国民主革命一次伟大胜利。” (引自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材料中所指的“决议”出自

A.《双十协定》                          B.《政治协商会议决议》

C.《国内和平协定》                       D.《共同纲领》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取得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背景是

A.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B.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根据地的示意图。图中所示根据地开辟出现的背景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布雷顿森林体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  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墨子》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

A.各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战乱导致农业生产的破坏

C.农民积极性大为提高                    D.农民遭受残酷剥削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中最早反映了明清时期时代要求的是(  )

A.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B.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宋会要》记载,宋代在对外贸易中大量使用金、银、铜币进行交易。考古发现,今东南亚地区、日本、朝鲜均有大量宋代金属货币出土。由此可推论

①宋代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

②《宋会要》的记载基本属实

③宋代金属货币在当时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通用

④宋代金属货币大量外流客观上有利于纸币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C.“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B.国共内战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困难

C.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

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76年10月,胡耀邦提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与上述认识相吻合的中央决策出自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宗教改革中的下列主张,直接推动欧洲各国民族文化发展的是

A.简化宗教仪式                         B.世俗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的权力

C.信仰即可得救                          D.每个人都可阅读和解释《圣经》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反抗专制统治的过程中,英国革命曾有一个阶段背离了出发点,走向反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

B.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建立护国公政体

C.议会发动政变,拥立威廉和玛丽

D.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法国历史学家梯也尔认为:“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决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不管他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这位伟大人物”是       (   )

A.伯利克里                             B.乔治·华盛顿

C.拿破仑·波拿巴                        D.路易·波拿巴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压轴

法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古罗马的自然法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结晶。斯多噶派(注: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发展了具体体现为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

——P.L.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1.古罗马的自然法提出什么重要主张?(3分)以启蒙运动为例,说明这些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3分)

2.西方近代民主法制的发展与各国的国情相关。英美两国是近代历史上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国家,《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执着英国民主政治的滥觞,而《1787年宪法》则为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牢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4分)并说明美国形成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2分)

近代英国、美国国家体制比较

 

英国

美国

政体

 

 

权力结构

 

三权分立

国家结构

中央集权

 

3.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其中主要包括《宪法》(82年修订)《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国务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 ,还包括商标法、专利法、森林法、民法通则等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社会基本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八二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第二个立法高峰。这一时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农业法、仲裁法、审计法、广告法等。这一工作到上一世纪末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以规范、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后两次立法高峰的特点及其原因。(7分)

4.阅读图表,从“历史上的法制文明成就”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5分),并对这4个关键词进行简要解释(4分)

关键词一览表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简要解释逻辑清晰。

示例:

关键词:雅典公民大会 法国国民议会 国会

主题:立法机构

补充关键词:中华民国参议院(或美国众议院)

简要解释:(应对所选关键词和补充的关键词简要解释,从略)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

——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描述的农业经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分析造成此特征的原因。(4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二分析其正确性。 (6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实施农业政策时应注意的问题。(2分)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

——摘自证券时报(2010年10月11日)

材料二 近期,国际汇率市场风云变幻。美欧货币当局释放出继续扩大流动性信号,日本央行祭出零利率政策,韩国、巴西、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均酝酿或采取市场操作影响本币汇率,一些发达国家指责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低估本币汇率……人们担心“货币战争”的潘多拉盒子可能就此开启。                 

——摘自中国网(2010年10月11日)

材料三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9日刊出评论说,美国推出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想当然地开动印钞机,“放水”6000亿(下图),但这不是解决经济衰退的办法,其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美元继续贬值。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元的贬值,信任危机的来临,砸下6000亿,无疑是美元在自掘坟墓。    

——摘自中新网(2010年11月9日)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  G20峰会召开在即,国外媒体热炒“货币战争(Currency War)”,目的是将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责任归咎于中国,从而发达国家在各项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讨价还价中占得舆论的先机。作为刚刚进入国际货币问题“漩涡中心”的中国,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盲目跟风。                           

——摘自凤凰网(2010年11月12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现象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的“货币战争”的基本含义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出的新一轮货币政策是在“自掘坟墓”。(2分)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货币战争”,中国政府应当如何应对?(2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等资料整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与西周推行分封制有关的重要因素。(4分)

灭六国后,针对地方政治制度问题,秦王朝曾有重要的辩论。多数大臣赞成恢复分封制,而李斯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结合材料,分析秦始皇和李斯决定推行郡县制度的历史依据。(2分)与分封制相比,该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请根据所学简要概括。(2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

材料三: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

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

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10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人权指人由于其人的属性而具有的个人权利和自由,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和崇高目标。人权不仅包括生存权、人身权和政治权,而且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人权宣言》(1789年由法国制宪会议通过)

1.结合所学,比较材料中孔子思想与《人权宣言》观点的异同。(4分)

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宪章》,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167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没有法庭的逮捕令,不得拘役和羁押任何人:被逮捕的臣民及其亲友均可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状。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员在议会中的演说、辩论及议事是自由的。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英国人权发展的特点,(4分)并指出其意义。(2分)

“(西洋民族)举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社会之所向往,国家之祈求,拥护个人之自由权利与幸福而已。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人权者,成人以往,自非奴隶,悉享此权,无有差别。”“(东洋民族)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而个人无权利,一家之人,听命家长。”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1915年载于《青年杂志》)

3.概括材料的核心主旨;(2分)结合所学,分析陈独秀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6分)

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4.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史实,谈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我国宪法的必要性。(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