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秦国国君是王室贵族

C.齐鲁两国可以通婚                      D.秦鲁两国可以通婚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明显促进了当时社会公平的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主要反映(   )

①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②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③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④军机处的设置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C.表明了平民取得了司法主导权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缺乏公正性

C.形式主义浓厚                          D.体现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下列国家及所颁布的法律文件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D.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中国的主权独立已遭破坏                B.外国在华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C.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不能反映的信息是(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南方的民众对洋教很排斥                D.太平天国运动的深远影响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C.清政府跨台        D.中华民国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陈独秀说:“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一认识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

A.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B.促成国共合作的实现

C.为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                  D.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0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面的有“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低碳”、“微博”等,如果1871年的法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能够进入排行榜的应是(   )

A.普法战争、公社                        B.一票共和、新宪法

C.里昂起义、圣西门                      D.革命、拿破仑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深入发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这种言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优良传统(   )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小农经济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所描述的是(   )

A.曲辕犁           B.耒耜             C.水车             D.筒车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其描述的主要技术是(   )

A.冶铜技术         B.高炉炼铁          C.灌钢法           D.炒钢技术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江宁府志》记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由此判断,一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统治者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发展

C.工场主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十分普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言论中,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相类似的是(   )

A.“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弩”(商鞅)

B.“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

C.“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

D.“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雍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传播天主教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

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