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陕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遵义会议、中共八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D.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权主义         B.民粹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C.提倡法治和众治                        D.抨击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下列宋朝时传入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深远影响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           ②            ③              ④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么在古代中国,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反抗外来侵略      D.救亡图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点是

①具有反封建思想  ②宣传资产阶级革命 ③具有两面性    ④提出救国主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的优点在于

A.理论比较系统全面

B.与反帝反封建的工人群众运动相结合

C.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知识分子起了桥梁作用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了民族危机                        B.推动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                        D.促进了思想启蒙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B.推翻了清政府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反对复古尊孔                         B.主张实业救国

C.反对封建主义                          D.主张民主共和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A.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第一个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                  B.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A.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                    B.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C.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D.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让步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的是

A.民主与科学思想                        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C.问题与主义之争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革命性质不同                         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D.革命的结局不同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政治                  D.利用西方政治学说说明儒学合理性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和在新三民主义中的“节制资本”,在实质上是一场

A.“政治革命”      B.“民族革命”       C.“社会革命”       D.“文化革命”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孙中山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民主义,作为其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本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下列哪些著作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作了说明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②《井冈山的斗争》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麽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①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封建专制的加强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教材中引用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A.统一方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⑴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2分)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4分)

⑵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

⑶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4分)

⑷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 2分) 原因是什么?(4分)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三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四 钱玄同的文章号召说:“青年啊,如果你还想在二十世纪做个人,你还想中国在二十世纪算个国,那么,赶紧鼓起你的勇气,奋发你的毅力,剿灭这种最野蛮的邪教和这班兴妖作怪胡说八道的妖魔!”

材料五 鲁迅发表文章指出:“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论的人的对头。”又说:“据我看来,要救治这几至国亡种灭的中国,那种孔圣人、张天师传言由东来的方法,是全不对症的,只有这鬼话的对头科学,不是皮毛的真正科学。”       ——采选自《百年中国史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魏源对“夷”有何认识?“制夷”的含义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梁启超认为变法最重要的什么?(2分)比起魏源、曾国藩,梁启超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什么进步?(4分)

(4)材料四中的“最野蛮的邪教”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五看提倡科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些文章发表于什么时期?(6分)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学东渐”的演变过程是怎样?(2分)

 

详细信息
43. 难度:困难

附加题(10分,算入总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指出:“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儒家思想从春秋末年产生之后,到明清时期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也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概述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8分)

(2)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