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假设甲、乙、丙、丁四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在西周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大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个,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朱元璋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这里的郡是秦

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                      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

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由六部分理朝政的举措是为解决

A.地方割据问题                         B.丞相与六部尚书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挽救封建制衰落的问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他指的制度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唐代三省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                        D.清代的军机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

C.《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四幅是关于中国古代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乡之感。这是因为(  )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D.实行“陶片放逐法”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②雅典的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A.①错误②正确      B.①正确②错误      C.①②都正确        D.①②都不正确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民法大全》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未成年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注意规范审讯制度  ②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③注重保护奴隶制度 ④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人认为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

A.它是所有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基础

B.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各国的法律中

C.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

D.它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 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2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 (4分)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4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三 文渊阁                             图四 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在材料三中图三内开始设置内阁是在谁(皇帝)的时候?图四的机构又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4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4分)

(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