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商朝人崇信众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使商朝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②商王借此强化了王权

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④使商王决策失误,导致亡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0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全运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编制了大型系列报道“走齐鲁,看全运”节目。请问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有可能起源于

A.宗法制度         B.古代地名          C.西周分封         D.汉初封国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 (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强调血缘纽带                         B.强调尊老爱幼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A.以氏族为姓                           B.以封地(国)为姓

C.以居住地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小说《白鹿原》中,在白鹿村族长白嘉轩的提议下,白鹿村的村民共同出资修造了新的家族祠堂。这反映宗法制

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②尊崇祖先  ③维系亲情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表明秦始皇登山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炫耀文治武功

C.宣示皇权至上                          D.祈求国泰民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考古学家认为,湖南龙山里耶出土的3万余枚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是业已发现的我国第一批官方文书,约有20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多为地方政府官署档案。通过这些秦简,我们可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各个地方政府具有独立性

B.秦朝基层组织的设置情况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

D.中国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察举制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唐朝负责决策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六部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如果你决定不怕权威进行反驳,可以举例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

“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他所描述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三公九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以下关于图所示时期地方管理情况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因“强干弱枝”而致地方困弱

B.民族对峙致使对地方控制松弛

C.幅员辽阔,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D.体制创新,适应疆域扩大需要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对这一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奉天承运,皇位永继                    B.控制言论,维护统治

C.严刑峻法,钳制思想                    D.废除丞相,确保皇权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     ②强化了君主专制  

③取代了内阁权力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北宋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其实质是

A.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C.加强了皇权                       D.防止了分裂割据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

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曹操墓在安阳”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波:从“魏武王”的谥号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团,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判断“曹操墓真伪”的正确依据应是

A.正史文献资料的记载                    B.实地考古发掘的成果

C.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 “二重证据”        D.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2: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3: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4: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请回答:

(1).据材料1,“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1分)该制度有哪些特征?(2分)

(2).据材料2、3,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2分)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2分)

(3).依据材料4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4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制度一直千差万别。在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中,承认这种差异,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才可能维持各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时人柳贯认为行省“外廷之谋议,庶府之秉承,兵民之号令,财赋之简稽”。元人程锯夫说“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钱粮羡溢,而百端欺隐……把握兵权,伸缩由己”。

材料3: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结合图1、2和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在地方管理措施方面有何相同点?(2分)据此概括两者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4分)

(2).元朝行省权力比秦朝郡县长官的权力要大得多,依据材料1、2,概括其具体表现。(4分)

(3).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2分)

(4).图3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2分)其演进过程体现出什么特点?(2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材料1: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俟,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2: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员。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材料3: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为l: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万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注:指康熙初年)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人,官民之比已高达1:911。

──《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

请回答:

(1).材料1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1分)其主要弊端是什么?(2分)

(2).分析材料3历史现象的危害及其历史教训。(6分)

(3).扼要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