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A.君主封地         B.帝王赐姓          C.居住村落         D.生活部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三公九卿制        D.察举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干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保证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引文可以作为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的是

A.“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B.“约法省禁”“废除烦苛”“减田租,十五税一”

C.“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

D.“讲候惟得农食租税,不与政事”“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688年6月30日,英国议会的七位要人悄悄聚会,他们秘密起草了一封邀请信送往荷兰。信件的内容是邀请詹姆士二世的亲戚荷兰执政、奥兰治的亲王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一起前来英国担任国王,保护“宗教自由和财产”。上述材料说明英国

A.圆满完成了“光荣革命”                B.开始进入外国人统治时期

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议会开始挑选王位继承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

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

B.民众将推翻帝制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

C.清政府已经不得民心

D.推翻帝制已成为民众的心声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10年10月31日晚,上海世博会胜利闭幕,同时决定中国馆将续展半年。中国馆展出的是动态的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其原作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内外社会生活和习俗,“折射出了时代的风采”。“时代的风采”指   

A.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B.北宋风俗画的写实精神

C.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                D.手工业商人人数众多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同年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提出“立泯系派之见, 共赴国难”。这说明

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权力的监控      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         D.强调主权在民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利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评述雅典民主制说“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这段话表明雅典民主制(   )

A.实行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B.保证公民最大程度地行使权力

C.实行直接民主,缺乏包容                D.使权力的行使局限于少数公民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A.宣扬了等级观念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

C.肯定教会的作用                        D.肯定知识的作用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6分)

材料二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二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5分)

材料三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3) 依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思想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3分)

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依据。(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楚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4分)

(3)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点。(4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纵览英国民主革命史,还有一层也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这里,我是指着她的合理的协商精神而言的,不通过流血的手段而达到理想的目标正是民主的最高境界。虽然英国革命之初也曾有过内战,但比较起来,她依然算是流血最少的一个。此后,代议制既经奠定,英国的政治革命便一直循着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了。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⑴通过对材料一中“合理的协商精神”的理解,请你举出英国民主实践中符合这一“精神”的两个事例,并分别指出其能够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 我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一如所有此类看法一样,得益于民主历史中以后这个特别的立场,亦即这样一种信念:民主的思想和实践只有最终得到保护,才能在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得到扩展和深化。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主的思想和实践最终得到“保护”的主要表现。(2分)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民主的不同形式的发展历史正是一定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形成的历史,而这一历史在西方的具体体现最为明显。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⑶通过对材料三的理解,请指出近代西方有哪两种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2分)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其政治理念和实践方式有何不同(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