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河南省分校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     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图1、2所示地点分别是两个重要权力机构的办公地点。在18世纪中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二者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向皇帝负责

②二者都是在与王(皇)权的斗争中形成的

③前者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后者则由人民选出,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④前者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后者是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 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5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制宪会议制定

议会制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 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直接民主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 价

近代世界第一部

成文宪法

标志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

开创人民民主新阶段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 点       D.评 价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7. 难度:压轴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申国人都设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一次迎国庆60周年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和实践活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睦邻友好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求同存异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全球通史》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重农抑商         B.南稻北粟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职业结构,据此判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类别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     B.唐代关中

C.宋代太湖     D.明代苏杭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亲本等人微言轻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的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表反映了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清政府被迫开放南京、苏州等地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图一与图二中的两个企业相比,二者相同点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其产品都直接投入市场

③都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④资金都很充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年、1896~1911年、1912~1913年、1914~1918年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5.6个            B.4.2个            C.3个              D.0.7个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发展历程。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图是其中一张,请为他指正有几处错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20世纪20~30年代,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二战后,西方国家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福利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成正比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2010年,我国青海玉树大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使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应向下列那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兰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形象。他认为:“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腹中藏着西方文化,它一旦进入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我们的孩子施加影响。”下列对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芭比娃娃尚未进入伊朗市场

B.经济利益是本次对抗中双方角逐的核心

C.全球化下仍有国家坚持本国传统文化

D.萨拉娃娃代表第三世界的文化传统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体现了

A.墨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仁政”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所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朱熹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详细信息
29. 难度:压轴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陆九渊           B.顾炎武           C.王守仁           D.黄宗羲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对这种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路德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C.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           D.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在一次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时,一名比较粗心的同学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进行了以下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理想蓝图

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

④前者实质是主张复兴古典文化,后者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 ②活字印刷首创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幅历史名画时说“从这幅画的内容来看,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蛮高的吗!”。邓小平参观的这幅画应该是

A.《纸绘生活图》     B.《清明上河图》     C.西夏《打铁图》    D.《女史箴图》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相对论与量子论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煤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1928年,据统计,它仍占世界能源生产的75%,而石油占17%,水力大约占8%。1950年左右,煤炭大约占总能源的一半,同时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提升至30%。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已经颠倒过来。”造成石油和煤炭比例发生颠倒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大战对能源的需求                  B.石油开采与加工工业的发展

C.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D.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详细信息
44. 难度:困难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45. 难度:困难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据材料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可能是

A.魏源            B.郑观应           C.宋教仁          D.胡适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

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胡汉民自传》载:“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收           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         D.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详细信息
50. 难度:困难

孙中山说:“如果我们从中华民国存在之日起就不去考虑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在最近将来的孽生崛起,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比清朝专制暴政还要酷烈百倍的新专制暴政。”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通过民族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确立中华民国

B.通过政治革命,确立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

C.通过社会革命,追求经济平等,防止富人专制

D.坚持三民主义,追求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的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详细信息
52. 难度:困难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

 

详细信息
53. 难度:简单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详细信息
54. 难度:简单

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详细信息
55. 难度:中等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详细信息
56. 难度:简单

张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C.19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84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详细信息
57.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欧洲有个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能与小说的风格一致。下列最符合出版社要求的画家是

A.德拉克洛瓦       B.米勒             C.塞尚             D.毕加索

 

详细信息
58. 难度:简单

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59. 难度:简单

二十世纪前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电视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

 

详细信息
60. 难度:简单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61. 难度:困难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五: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概述三位思想家对待儒学的态度和产生的影响?(7分)

(2)依据材料四、五,结合所学,概括两位思想家理论的共同点是什么?(4分)两种理论在内容主张、阶级属性有何不同?(4分)

 

详细信息
62. 难度:困难

自国家出现后,便逐渐产生了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学说。随着人类对国家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家学说也逐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而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天亲阳而疏阴,任德不任刑。……故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辅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材料三 近来有一部分思想高远的人,或是相信个人主义,或是相信世界主义,不但窥破国家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并且眼见耳闻许多对内对外的黑暗罪恶,都是在国家名义之下做出来的。……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我们便大声答道: 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1919年6月8日 陈独秀《每周评论》第二十五号

(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与梁启超关于国家学说观点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结合国际国内背景说明陈独秀国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7分)

 

详细信息
63. 难度:压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评析,史论结合。)(1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