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
|
2.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宣政院 D.枢密院
|
3. 难度:困难 | |
《旧唐书?郑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反映了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
4. 难度:困难 |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5. 难度:困难 | |
清代苏州文士顾禄在《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 ①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 ②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③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 ④“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6. 难度:困难 | |
《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有 ①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②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④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7. 难度:困难 | |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
8. 难度:简单 | |
圆明园内曾经有楹联:“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角色;日月灯,云霞彩,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大戏台。”与此相关的是 A.唐朝传奇 B.宋代话本 C.明朝昆曲 D.清朝京剧
|
9. 难度:困难 | |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法律制度完善 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任何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
10. 难度:困难 | |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定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
11. 难度:简单 | |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彻底否定了神学权威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
12. 难度:简单 |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
13. 难度:中等 | |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最早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14. 难度:中等 | |
北大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改变了法国社会力量对比 B.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逐渐平息 C.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法国人的思想 D.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再度高涨
|
15. 难度:简单 | |
“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上述言论评论的对象应是 A.《海国图志》 B.《康輶纪行》 C.《孔子改制考》 D.《瀛环志略》
|
16. 难度:中等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大规模的、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 难度:中等 | |
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愈迟则愈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这表明梁启超 A.拥护三民主义 B.主张维新变法 C.赞成民主共和 D.倾向民主革命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
19. 难度:中等 | |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实行民主共和,反对外国侵略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
|
20.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被读者称为青年界之“良师益友”并誉为“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的刊物是
|
21. 难度:困难 | |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视
|
22. 难度:简单 | |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影响 B.工农运动发展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中国共产党纲领的作用
|
23. 难度:中等 | |
民国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在《时代与曙光与危机》中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社会了。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增强 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
24.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某同学自主学习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D.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
25. 难度:简单 | |
《华西晚报》曾经的一篇评论说:“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 A.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D.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
26. 难度:中等 |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自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伯里克利时代发展到顶峰……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宪政民主共和国,以宪法为最高准则,实行三权分立。其中国会拥有立法的权力,但它无权执法;以总统为首的政府机关负责行政,拥有执法的实权,但它既不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也不能凭借主观想法任意诠释法律;法律和宪法的解释权在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负责。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民国十三年) (1)根据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传承后世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法国总统和美国总统的权力的不同点?(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4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谈影响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的主要因素?(4分)
|
27.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气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摘编自潘岳《人类文明转型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的影响。(6分)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史学观点?归纳工业文明形成的主要特点?(10分)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著作简表
材料二 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8分)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6分) (3)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