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从服务现实的角度出发考察老子的思想,对我们最有利用价值的部分是(  )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孟子        ②墨子       ③庄子           ④韩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相当于现在的公开检讨和自我批评。在古代皇帝中 , 罪己次数最多的要算是清世祖顺治皇帝了。如“自亲政以来 , 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 , 因循悠忽 , 苟且目前。” 以致灾害不断;这种做法的思想渊源最应查阅的资料是(   )

A.《论语》          B.《庄子》          C.《韩非子》        D.《春秋繁露》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而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刘述先)。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C.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         D.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并转化为巨大生产力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

C.古代中国在科技发明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人的“天堂”。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无论文化人才还是文化成果,北宋都可以和历史上任何时代媲美。能够证明上述论点的有

(1)追求有意无法的书法家是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襄   (2)市井风情画成为一大亮点(3)“长短句”的兴起更易于表情达意     (4)印刷术指南针等获得大发展

(5)散文“唐宋八大家”中,北宋占六位   (6)儒家思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A.(1)(2)(3)(5)(6)                 B.(2) (3) (4) (5)(6)

C.(1) (2) (3) (4)(5)                      D.(1)(3)(4)(5)(6)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代世界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这位先哲

A.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

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倡导以古典为师,中国的维新派则提出“托古改制”。其相同目的是(   )

A.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B.弘扬传统文化

C.为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服务                D.主张政治变革,建立“理想王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从研究孔子的视角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生平的记载属于(  )

A.原始史料         B.二手史料          C.历史解释         D.历史评价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孔子在《礼记·表记》“……故君命顺(顺民情天意),则臣有顺(顺从)命;君命逆(违背民情天意),则臣有逆(违抗)命。”这里孔子强调的观点是(  )

A.君臣的行为都应提倡“仁者爱人”         B.用“中庸”来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C.君臣的行为均应“顺从天意”             D.在君臣关系上应“忠君”但不“盲从”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亚里士多德在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很多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据此,下列对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没有现实意义

B.因为亚里士多德主要成就是逻辑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

C.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对近代实验科学有一定的启示

D.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所以结论错误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有人说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太阳下每一个问题都有其一席之地。这些问题包括(  )

①哲学问题 ②生物学问题 ③伦理学问题 ④经济学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以下两幅图分别是明朝人绘制的孔子讲学图与拉斐尔于1509——1510年绘制的亚里士多德讲学图。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孔子强调“礼”,亚里斯多德主张和谐

B.孔子强调专制,亚里斯多德主张民主

C.孔子讲学强调灌输,亚里斯多德主张双向交流

D.明代注重等级礼仪,文艺复兴看重自由平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独立宣言》中写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该材料反映的启蒙思想有(  )

A.自由平等与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与三权分立

C.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                    D.人民主权与三权分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北美大陆军建立时,士兵衣衫褴褛,装备很差;各部分军队各自为战,指挥难以统一。经过华盛顿一段时间的整顿,大陆军的面貌大有改观。这表明华盛顿(  )

①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②具有非凡的组织才能

③以民族利益为重         ④战场上身先士卒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华盛顿被他的部下称之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以下对“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最合理的理解是(  )

A.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

B.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对外推行孤立主义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D.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法国学者莱芒·罗歇曾说,“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这里被拿破仑“毁坏”的“东西”主要是指(  )

A.欧洲各国的君主专制政体                B.欧洲传统的封建统治秩序

C.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D.多次打垮犯法联盟的军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虽然也存在着……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但是大多数人则都因为他(拿破仑)结束了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拿破仑的“政敌”认为他“背叛了革命”的主要理由是(  )

A.实行“资产阶级出钱,农民当兵”政策,加重了资产阶级负担

B.强制推行“大陆封锁令”,不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否定了启蒙思想及法国大革命精神

D.将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女友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与欧洲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共同的思想特征是(  )

A.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       B.反对封建束缚,崇尚自由平等

C.反对私有制,批判圈地运动的罪恶         D.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使)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其积极意义是什么?此时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2分)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什么理论、观念?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3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1分)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历史人物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扼要概述图一人物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4分)

(2)关于图二人物,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为“人类的导师”。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3)概括指出图三人物领导人民展开反英斗争的运动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与此运动相关的典型事例。(6分)

(4)作为青年学生,通过学习上述历史人物,应确立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想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员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和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2分)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4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4分)简要说明该段材料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2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政治主张?(6分)

(4)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