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广东中山镇区五校高一下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史实,其中因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小农经济形成              B.铁犁牛耕——井田制形成

C.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D.土地兼并——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芸芸。……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龙首渠           D.成国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反映春秋时期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国民全体

B.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C.地主扩大地产的唯一途径是土地兼并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展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唐朝诗人张籍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反映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A.多次战乱,人口南迁                    B.少数民族政权开发南方

C.两晋时期在南方的开发                  D.民族融合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了

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原料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元代中国陶瓷业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此时又出现了:

A.彩陶             B.青瓷             C.白瓷             D.彩瓷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明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C.宋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从征役制到幕役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交子”的出现说明了

A.商业的高度发达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量不足                        D.北宋造纸业发达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了①唐朝的市有时间限制 ②唐朝的市坊分立 ③唐朝时对市有一定的管理限制 ④唐朝时期商业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与雍正的这句话观点不一致的是

A.“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禁商办、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材料反映出明代 

A.商业较繁盛但是缺乏竞争                B.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

C.上海的对外贸易发达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最能体现这一结论的是

A.苏州丝织业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租佃经营方式的推广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白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B.希望传播天主教

C.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商路不通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主要是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上述引文中的“英国革命”指的是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议会改革         D.宪章运动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我们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干扰……”据此判断,“这个世界”出现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D.世界市场形成时期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第二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A.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B.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C.工艺技术的需要                        D.电力的广泛应用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在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

A.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①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②属于适应战时需要的军事性措施 

③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④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 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一面 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 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引起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有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发展经济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④企业经营中推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经营者革命”指的是

A.企业经营者改革管理制度                B.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企业经营

C.企业所有权发生变化                    D.企业经营者改造生产技术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苏俄新经济政策 , 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 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集中全国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C.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的是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推行新经济体制

C.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D.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从苏联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②因为积重难返,苏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③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 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④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请回答:

(1)材料一实际上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2分)

(2)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3分)

(3)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经济政策?(2分)这些经济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2分)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  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2分)

(2)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

(3)近代民族工业的上述特点和处境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如何?(2分)这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有何影响?(2分)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自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五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2分)

(2)结合材料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1分)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2分)苏俄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2分)

(4)材料一和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5)分析上述五则材料,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