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右下图为甲骨文卜辞,我们可以从中获知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信息是(     )

A.夏朝的权力机关和组成情况              B.商代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文字

C.商朝的王权充满着神权的色彩             D.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思想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请太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此记载实质上反映了(    )

A.争做盟主是东周时各国战争的主要目标     B.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C.诸侯盟主实际上已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D.西周以来维护统治的分封制已崩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始皇“掀翻一个世界”不包括(     )

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开创了皇帝制度                        D.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秦朝的下列措施中否定了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    )

①郡县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皇位继承制      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由此汉初统治者(   )

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明太祖认为“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小人,专权乱政。”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将相权一分为三                        D.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已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确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法官以权谋私                      D.确保被告不受冤屈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罗马法不仅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包括①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③它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④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扬州近郊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收入除银钱外,还有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日升昌票号由山西商人创建于道光四年(1824年),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山西票号商人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至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这最能说明(     )

A.商人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                B.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C.明清商业出现新的特点                  D.商业竞争的加剧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评价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②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儒、墨、道、法等学派既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下”、“人人”、“人我”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其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长幼有礼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A.①②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且法变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目的是(     )

A.以法治国                             B.禁止各家思想传播

C.独尊儒术                             D.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义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学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的成就是 (    )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民间风情画的发展       ④草书的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

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的播出掀起了一股戏曲热,使大家对中国戏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关于中国戏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梅兰芳扮演的是青衣                    B.京剧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戏曲形式

C.古代戏曲的源头是傩戏                  D.南戏主要盛行于官宦阶层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的法令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为田开阡陌封疆”

C.“连什伍,设告坐之过”                 D.“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

A.均田制           B.三长制           C.租调制           D.汉化政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吴民生齿最烦,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往者税务初兴,民咸罢市。孙隆(明万历年间司礼监太监,监理税务)在吴日久,习知民情,分别九则,设立五关,止榷行商,不征坐贾,一时民心始定。然榷网之设,密如秋荼,原奏参随本地光棍,以榷征为奇货,吴中之转贩日稀,织户之机张日减,加以大水无变,穷民之以织为生者,岌岌乎无生路矣!”

——《明实录》卷三百六十一《明神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皇权得以加强的具体措施。(4分)

(2)材料二“唐代政府机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特点?(2分)其与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明代中期税收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经济特征?(2分)这种经济特征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5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之间存在什么必然联系?(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3分)并指出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 (6分)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 (3分)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3分)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