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的共同点是

A.反对“重农抑商”                      B.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C.反对君主专制                          D.主张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A.独尊儒法,大一统                      B.阴阳五行,加强法治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崇尚清谈,无为而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主要目的是

A.对抗程朱理学      B.加强内心修养      C.维护封建统治      D.上升为统治思想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其中儒家思想(   )

A.提供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B.提供了无为的哲学思想

C.提供了积极进取和改革精神              D.提供了民主思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用于军事开始于

A.汉朝             B.唐末             C.元朝             D.明朝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

A.楷书→篆书→隶书                      B.篆书→隶书→楷书

C.隶书→篆书→楷书                      D.篆书→楷书→隶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形成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2008奥运会会徽就是以中国篆字形式出现的一副精美艺术品。汉字书写之所以能演变成书法艺术,其关键在于(   )

A.汉字历史悠久,绵延不绝

B.汉字影响范围广,到处流传

C.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具有美感

D.汉字的书写工具十分先进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   )

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激烈,说明(  )

①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力量 ②中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救国真理 

③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政治统治黑暗 ④这些思想潮流对于中国的现实都有局限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最早提出这种思想的是(  )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魏源             D.洪仁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其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主观原因在于

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

B.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C.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D.共产国际的指导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哪部著作不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标志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新民主主义论》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A.先从农村着手,农村包围城市

B.从中国国情出发

C.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D.达到的目的一样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1)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2)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2)颁布《义务教育法》               (4)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1)(2)(3)     B.(2)(3)(4)     C.(1)(2)(3)     D.(1)(3)(4)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戏剧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获得了繁荣与发展,其中话剧的代表剧目是 (   )

A.《茶馆》          B.《蔡文姬》         C.《雷雨》          D.《早春二月》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不包括

A.重视人的道德情操                      B.法律和道德应当以人为尺度

C.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托马斯·赫胥黎说:“我是达尔文的斗犬,我准备接受火刑,如果必要!…我正磨利我的牙爪,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文中“这一高贵的著作”指的是

A.《物种起源》                          B.《人类的起源》

C.《判断力批判》                         D.《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瓦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一般认为,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但是,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深度和利用效率,却不是同步的。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

A.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的利用——互联网

B.相对论——原子能的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原子能的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D.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的利用——相对论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

A.现代主义美术大师                      B.印象画派的主要代表

C.浪漫主义的杰出大师                    D.现实主义的伟大代表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的是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浪漫主义主要特点是: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这一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是

A.受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冲击,人们从理性主义中惊醒而陷入怀疑、迷惘、苦闷中

B.各国改革或革命成功后,人们对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理性”王国愤懑与失望

C.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领域兴起了反封建、反教会特权的斗争

D.战后各国进行改革,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期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斗争,收回了日本大“一战”期间侵占的中国哪一地区的主权?

A.台湾             B.东北三省          C.山东             D.辽东半岛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表明:

A.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B.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建立

C.美国攫取了世界领导权                  D.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有效体制形成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历史原因是

A.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矛盾的隐患

C.资本主义制度下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D.德日两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一战后到二战后英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

A.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英国追随美国

B.由互不干涉到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C.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美英共同反共

D.由互不干涉到共同掌握世界霸权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从日本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有

①中国的积极斗争      ②一战后日本国力衰弱,无力继续占领

③英美对日本施加压力  ④日本妄图独占东北,故而以退为进,放弃山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希特勒任总理后,德国走上独裁和扩张道路

C.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放手扩军备战

D.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在近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反法同盟战争                          D.普法战争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下列战役,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相互支持的有(  )

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②诺曼底战役 ③中途岛海战 ④柏林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

③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④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的联合行动有(   )

①发表《大西洋宪章》 ②组织阿拉曼战役

③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实现易北河会师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主要矛盾。”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英、德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与霸权斗争最激烈

B.英、德矛盾的发展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

C.英、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英、德关系的变化导致世界格局变化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

A.法西斯国家对战争准备不足              B.封建专制主义不得人心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              D.法西斯主义违背历史进步潮流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C.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D.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该内容出自

A.《联合国家宣言》                       B.《北大西洋公约》

C.《布雷顿森林协议》                     D.《华沙组织条约》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美国之所以能够确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根本原因是

A.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欧洲失去了近几百年来世界中心的地位

C.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绝对优势

D.美国的经济实力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B.苏联军事、政治的力量空前增强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当今中东地区(巴勒斯坦)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是(   )

A.阿、以之间的矛盾                      B.多国插手使问题复杂化

C.战略地位重要                          D.“冷战”结束,力量对比失衡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2008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授权各国使用海陆空力量打击索马里海盗。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

A.解决国际争端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打击贸易保持主义

D.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早就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其国际法依据有:

①《九国公约》 ②《开罗宣言》 ③《波茨坦公告》 ④《雅尔塔协定》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巴以冲突”、“海湾战争”、“波黑战争”反映出

A.民族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B.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                  D.地区霸权主义阴魂不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50. 难度:困难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王韬评论他“实倡先声”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2分)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说明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2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曾“照搬外国的经验”,指什么?(2分)实践遭挫折后,中共又进行了怎样有益的探索?(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2分)

 

详细信息
5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以上均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8分)

(2)联系材料分析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3)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产生了哪些变化?(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