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         B.卡尔文教派        C.英国国教         D.英国清教徒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名分紊乱。孔子认为纠正这一社会时弊的途径是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克己复礼”                          D.“法不阿贵”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A.创建中国同盟会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

①公民大会  ②执政官  ③公民法庭  ④四百人议事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他认为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他认为护国者应具备

A.正义之德         B.智慧之德          C.勇敢之德         D.节制之德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凯末尔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下,社会生活不断向世俗化和现代化迈进,尤为典型的是

A.颁布了土耳其第一部宪法                B.工商业得到了发展

C.实现了教育与宗教分离                  D.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对于列宁的逝世,孙中山有过这样的评价:“你建立了一个新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你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民族的心里。”从中国面临的现实出发,孙中山充分肯定列宁

A.取得反帝斗争胜利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B.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D.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阐述的理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C.剩余价值学说                          D.辩证唯物主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A.牛顿的力学体系                        B.微积分的发明

C.伽利略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              D.开普勒发现了三大定律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年”,让后人缅怀和追思这位伟人,是因为他  ①领导民族独立 ②实现国家复兴 ③实行政教分离 ④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都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

C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D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下列有关孙中山先生与南京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1912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②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在南京国民党“一大”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④南京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所表示的科学含义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时空永恒

B.时空变换

C.光电效应

D.自由落体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③主张神父可以娶妻 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有一位历史人物曾经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

A.旧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是

A.单一改革         B.战争统一          C.社会革命         D.民族独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就食他郡,可以舒转漕之急……犹人之血脉,不及则枯,聚则疽,分使就食,亦犹血脉流通之势也。

——宋·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材料三 盖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民力,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

——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制》

材料四 熙宁变法中“择术”与“理财”的结合作为“内圣外王”在现实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儒学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与转折。

——张琴《论王安石“择术”与“理财”思想的统一:王安石熙宁变法思想轨迹寻问》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宋“积贫”原因是什么?(2分 )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的理财主张。(2分)这体现了王安石变法怎样的指导思想?(1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均输法”和“市易法”的相关内容,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政策?(1分)这种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王安石的“理财”观点体现了哪些儒家思想? (2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涌现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克伦威尔和华盛顿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力的行动,有力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克?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材料三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材料四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的部下希望他担任“国王”。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1)结合史实回答材料一、材料二是怎样分别评价克伦威尔的?(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瀛环志略》推崇华盛顿的哪些主要成就?(6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中所说的“阴谋”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2分)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材料一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西太后与荣禄已早定密谋,于前一日下诏……(命)二品以上大臣,成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四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 必除旧布新, 两者之用力相等, 然可有新也。 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太后下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4分)

(4)材料四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4分)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材料一: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乱则声讨,治则抚绥.

——摘自《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仰凭天道,俯惬人情,以万不得已而用兵.

一一摘自《御制亲征平定 朔漠方略序》

材料三: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四: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五: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圣祖(康熙帝)的治国理念。(6分)

(2)据材料三、四,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8分)

(3)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